非常瞭解,畢竟唐宋之時就是以策論為主,像六國論、過秦論之類的名篇,程皓也是倒背如流。
這一場策論的題目為“論各朝稅政得失”,憑藉著深厚的文學功底,程皓洋洋灑灑的寫下了一篇策論。雖然他的答案空洞無物,幾乎有些文不對題。但是相比於上一場的煎熬,這一場程皓幾乎是如魚得水,相當輕鬆自在。
考完了策論,三大主科已經全部考完。剩下的醫學、西學、雜學都是加分科目,程皓本人既不通醫學,對於西學更是從未聽聞,只對於雜學有些瞭解。所以他明天只會選擇雜學科目的考試。
與程皓相反,袁鎮雖然沒有考上功名,但是卻自學過算經。他本打算即便不能中舉,也能給人當一個賬房先生。遇上了第二場考試,雖然題目有些艱難,但是袁鎮還是答上了三十多道題目。
至於第三場,袁鎮這種底層的讀書人更不可能寫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策論。他只能勉強將就的胡扯了一番,在文章中痛罵了朝廷幾句,糊里糊塗的將這一場考試應付過去。
至於第三天的加分科目,袁鎮對於醫學稍有了解,也只准備參加這一門的考試。
在這些士子忙忙碌碌之中,三天的考試終於完畢,兩日之後就是放榜之時,也不知道誰能高中頭名。(未完待續。。)
第九十八章科舉四
幾天時間轉眼過去,今日已經是四月初十。到了辰時三刻,就是放榜之時。
山西也算是文脈昌盛,在北方的幾個省份中,除了山東之外,是中舉最多的一個省。
雖然因為士紳的敵對,前來參加科舉的只有四百餘人。但是此時此刻,對於平陽府來說最重要事情就是這一次科舉了。尤其是在郭城臨汾縣,街頭巷尾、客棧茶館,到處都是議論科舉的人們。
對於明代的百姓來說,世界上最尊貴的就是讀書人了。‘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宋真宗那首勸學詩無疑極大地鼓舞了以後的讀書人。
經過六百年重文輕武的發展,中華大地之上‘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已經成為最大的道理。
讀書已經成為最光榮的行業,高中舉人就能當官,就意味著尊貴的地位。再加上明代有功名的讀書人還有經濟政治上的種種特權,科舉早已經成為百姓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
縱然平陽府計程車紳還是心向朝廷,但是對於底層的百姓來說。無論是在明廷治下,還是在禿匪手中,對他們而言幾乎沒什麼不同。只要稍微給他們一些利益,讓他們生活安定,他們就能成為劉宣治下的順民。
儘管很少有士紳支援,但是劉宣仍然組織力量,準備好了宴席、花炮,還讓文采最好的李翰寫了一篇花團錦簇的祭文。
眼見時間越來越近,馬上就到了放榜之時。一些看熱鬧的百姓紛紛擠到府衙門外,他們踮著腳。脖子長長的伸出來,在人群中擠來擠去個不停。
臨汾城中央的幾家酒樓客棧。此時也是熱鬧非凡。凡是有些餘財的應舉士子,基本上都聚集在這幾家客棧酒樓當中。
他們這些候補官員。雖然大部分都是落魄之人。但是在此時此刻,他們也自覺地脫離了底層的百姓,除了少數人之外,沒有一人進入擁擠的百姓當中。
雖然劉宣已經說過,凡是參加考試的讀書人都會高中,競爭的壓力已經很小。但是分數的高低,仍然會決定在場之人的命運。
城東何家酒樓,在二樓的一間雅間中,迎著窗戶坐著一桌讀書人。這幾人正是參加考試的程皓、袁鎮、孟真、艾皋、宋德義、廖光器六人。
這六人中程皓出身鉅富豪紳之家。袁鎮則飢寒貧困,艾皋是霍州城的遊方郎中,孟真則是屢試不中、心懷怨望的老童生。至於宋德義、廖光器二人,一人為臨汾縣的縣吏,另一人則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