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將這幾個字掛在御史臺、廷尉與刑部衙門上。
呂布之所以煞費苦心推出“天神面前人人平等,道德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三平原則,是為了他以後推出一個劃時代的政治改革做鋪墊的,有了人人平等的原則,到時候下級監督上級、民眾監督官吏也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未完待續。)
ps: 呂布不想重複歷史的老路!但是那些千古一帝的偉人們都在重複!
第716章 新五德始終
人人平等實在是劃時代的思想革新,定然難免會出現天下輿論洶湧,呂布便又讓司徒鄭玄用他開創的新五德始終說來說服那些對呂布這三個平等強烈反對的世家人物。
鄭玄之前雖然屢次拒絕何進、袁隗等人的徵辟,那是因為鄭玄知道他們都不成器,而且他們提供的官職都不能發揮鄭玄所長,所以鄭玄拒絕,呂布從黃巾軍手中救了鄭玄,還將他兒子鄭基恩從管亥手中救出,鄭玄感激呂布恩情,呂布又舉薦他為司徒,負責教化民眾,正好發揮鄭玄所長,鄭玄便欣然趕赴鄴城。
鄭玄從自身的遭遇出發,對軍閥割據是痛心的,極力宣揚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宣揚忠君思想,強調地方眼從中央,地方要以順道來事奉君主,人臣為君而死就是盡忠,是義、勇兼備的行為,而正直、剛克、柔克三德,為人臣者必須具備其一,他在註釋群經時總是神化君主,要求地方諸侯服從君主,把封國的財富貢獻給天子。他注《周易》與《周禮》,常常寄託自己君賢臣忠的政治理想。呂布就是用鄭玄這種名士來為自己宣揚大一統的思想,抨擊袁紹、劉璋等人的割據。
鄭玄也加入了通天教,因為他一直存在神學思想,他認為有人格化的天神存在,它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和最高主宰,如其《尚書五行傳注》說:天生五材,民並用之。其政道則神怒,神怒則材失性,不為民用。其它變異皆屬珍,珍亦神怒,凡神怒者,日月五星即見適於天矣。一事失。則逆人之心,人心道則怨,木、金、水、火、土氣為之傷,傷則衝勝來乘珍之,於是神怒、人怨將為禍亂。故五行先見變異以譴告人。“
鄭玄神化陰陽、五行,用陰陽氣的盛衰解說事物的變化。跟這個時期流行的五德始終說緊密相連。
五德終始說,是戰國時期的陰陽家鄒衍所主張的歷史觀念,“五德”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五行所代表的五種德性,“終始”指“五德”的週而復始的迴圈運轉。鄒衍常常以這個學說來為歷史變遷、王朝興衰作解釋,把每一個朝代都賦予一種德,一切制度皆與某一種德相應,按照一定的次序,前德勝後德, 而不是相反。這個次序是:土一木一金一火一水,五德迴圈往復, 相代而興, 歷史也就如此推演下去。後來,皇朝的最高統治者常常自稱“奉天承運皇帝”,當中所謂“承運”就是五德終始說的“德”運。
如此而論,黃帝是土德,夏朝就是木德。商就是金德,周自然就是火德。秦朝就是水德,漢初續秦水德,漢武帝應土德,劉秀開國始應火德。三國鼎立,其實就是水、土、火三撥人爭來打去,魏是土德。那麼晉就應該是金德,因為土生金。
呂布在後世看一本穿越到三國的網路小說上獲得啟示,認為五德始終說應該另有新解,不該這麼無聊。
呂布便找來鄭玄,給他闡述了呂布眼裡的新五德。呂布費盡口舌,終於讓鄭玄領悟到一個嶄新的學說。
朝會上,鄭玄開始闡述他的新學說:“金、木、水、火、土,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