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王,皆在呂布一念之間。
何太后見袁隗、袁紹、袁術等袁氏一黨臉色越發陰沉,料想此前擢升蔡邕、馬日磾為太師太保分袁隗權,提升那些與袁氏無關的黨人,封賞皇甫嵩、朱儁等與袁氏一向異心的勳貴,似是把袁氏一黨丟在一邊,他們心中一定淤積了許多不滿,何太后便收起心底的快意,臉上堆滿笑容:“傳本宮旨意,擢升袁基(袁逢長子,袁術同母兄)為太僕,原太僕黃琬轉光祿大夫;遷揚州刺史陳溫(汝南人,袁氏故吏)為太常,原侍御史劉繇遷為揚州刺史。”
如此這般,接下來的時間內,頒佈了大量任命詔書,幾乎全是對分佈在全國各地州郡的袁氏子弟及其門生故吏的提升,這些人裡面能夠調遣的全部徵召到洛陽朝堂給予高官顯爵,不能徵召入朝的也安排在袁家的勢力範圍做了些許提升。
而且大多數任命看起來都不是那種明升暗降的伎倆。
袁隗、袁紹看不懂何太后這一系列任命,想了半天,也只能以為是太后想和他們袁家緩和關係,不至於得罪他們袁家太狠。袁術則直接認為是呂布等人想跟他袁家搞好關係,所以勸說太后給予這些封賞,頓時喜不自勝,覺得袁家掌控京師朝廷更有把握了。
實際上,是因為他們看不懂未來的時局,才這樣一廂情願地認為這是好現象。袁隗、袁紹以及依附於他們的袁家門生故吏們都還一致認為董卓是袁氏故吏,多少能分一些利益給袁家,再說董卓執掌朝政也離不開他們這些袁家人,所以根本不像其他那些世家大臣那麼懼怕董卓入京。即便是袁術拿董卓一石二鳥陷害袁家的事實來勸說袁隗,袁隗和袁紹也下不了跟董卓魚死網破的決心,還是想留在洛陽隨機應變。…;
何太后這一系列任命之後,袁氏的門生故吏便主要調配在洛陽城、司隸地區、豫州、荊州南陽郡等地,至於呂布未來的勢力範圍冀州、幷州、幽州、青州這四州里面的袁氏勢力經過這樣的徵召擢升,幾乎清除了一半以上。
數日後,董卓一入洛陽城,就會把這些升為公卿大臣的袁氏子弟及其門生故吏控制住,而呂布便會乘此良機,在鄴城宣佈董卓挾劉協建立的洛陽朝廷是偽政權,號召天下諸侯共討之,並否認洛陽朝堂上的一切任命,再重新任命鄴城裡新的中央官員,讓那些袁氏一黨的權力消弭於無形。即便是不否定對這些人的任命,但他們已經被董卓控制住了,鄴城也不會再給他們留位置的。等到把董卓誅滅了,呂布便會奏請何太后和少帝劉辯給這些人安上結結實實的從賊罪名,從而一舉把袁紹的羽翼剪除的乾乾淨淨。
等把地方上那些腦門上貼著袁字的縣令、郡太守徵召到朝廷後,地方上的縣令、郡守職位便安排給呂布、盧植、馬日磾、劉弘、蔡邕、朱儁、皇甫嵩、鄭泰等人的家族子弟、門生故吏、親朋好友或下屬。
這便是呂布為了遏制袁氏未來的發展而制定出的“釜底抽薪”之策,昨天晚上告訴了何太后以後,何太后竟然咯咯嬌笑了半天,一直笑罵呂布是一個一肚子壞水的傢伙,何太后竟然在笑罵之後還補充了一句“不過我喜歡。”
呂布還遠未把權力全部收攏到手裡,不敢放肆地說“要不我對你壞一下”,只是回了一句:“微臣一直相信,對待奸臣就要比他更奸,對待壞蛋就要比他更壞,像這樣的壞,微臣還有很多,請太后拭目以待吧。”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呂布忽然發現,在新一輪的權力瓜分裡,呂布並沒有佔到多少便宜,除了張楊的上黨太守之外,他只為陳琳拿到了魏郡太守的任命,其他將領都只領到了鄴城附近幾個縣的縣令職務。誰讓他麾下有名望的人太少呢,司馬徽和胡昭現在的名聲也還不夠響亮,至少不夠說服這些大臣們給他們兩人安排郡守職位。
呂布自然有些不滿,想改變一下實力對比,避免自己在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