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9部分

,更多的還是源於陳文所傳授的戰陣,雖然至今尚未有機會初試鋒芒,但是此前馬信的退兵卻著實的提升了他和部下們不小的信心。

實力的提升,使得俞國望的心態也開始發生變化。自起兵以來,俞國望和其他明軍一樣,利用山區易守難攻的特點,佔據山間的村鎮,靠著屯田和距離清軍勢力範圍較遠的村鎮供給來養兵。

現如今,隨著連克兩座縣城所帶來的大量物資,以及新式陣法的運用。曾經連縣城的主意都未必敢打的俞國望在聯絡各部的同時,也開始大著膽子聯合各部圍困府城。當然,這也是在曾經的那段歷史中為牽制台州清軍而戰死海濱的他在實力提升後的必然選擇。

俞國望憑藉著與陳文的那樁交易獲得了實力的提升,自然也會被天台山上其他的一些有心人看在眼裡,諸如金湯。

只是陳文始終在天台山上,各部的動向一目瞭然,誰也不敢在這樣一個以少勝多擊潰了提標營的猛將面前偷師學藝。直到陳文走後,金湯憑藉著與俞國望的關係,以及拿下三門縣城後他主動向王江所在的老營提供了一筆數額不菲的物資後,也開始學著編練這個全新的陣法,只是時日尚短,遠不及俞國望那支已經操練了數個月的部隊精擅罷了。

此間的軍議,其實無非是探討下今日例行的城下游行,以及前一日各部在鄉間收攏物資人員的收穫。當然,最為重要的還是昨日傳來了金華總兵馬進寶領兵抵達府治的訊息,而應對之策其實也早已議定。本著牽制的思維,能不交戰最還還是不打為好。

只不過,天台山明軍在臨海縣的軍事存在,使得預備著北上圍攻舟山的清軍如鯁在喉,根本無法放心,交戰自然也在所難免。

軍議尚未結束,清軍大舉出城直奔此地而來的訊息便傳了回來。天台山明軍抵達此地時日尚短,這片營盤也並不穩固,所以守衛營盤來應對清軍的攻擊顯然不智。而且,此前馬信的示弱也使得天台山明軍計程車氣為之提升了不少,那麼迎戰便勢在必行。

點將聚兵,俞國望和金湯以及那兩個同行的明軍將領便率部傾巢而出。由於明軍的位置在臨海縣城的東北方向,所以向西南前幾了數里雙方的探馬才探明對方的動向。雙方重新調整了一番陣型,終於在一片臨近後世東方大道的平坦地段遭遇。

明軍自東北方向而來,由俞國望所部分列為兩個方陣佔據中軍和左翼,並留有部分普通戰兵作為預備隊,而金湯的那幾百新近編練的方陣部隊以及另外兩部明軍佔據右翼。與此同時,自西南方向而來的清軍為避免火炮射擊對部佇列陣的影響,選擇在一里地之外再次重新整頓了一番陣型,便迎著已經站定的明軍而去。

此番出征舟山,馬進寶只留下了本鎮的一個營協防各縣,帶著另外兩個營以及抽調的衢州、嚴州、處州三個協的部分人馬進入台州,準備渡海。

眼下既然決定了先行擊潰天台山明軍,那麼馬進寶便調集了本鎮的一個營以及另外三個協的一千人馬參戰,佔據戰場的中路和右翼,與作為明軍主力的俞國望相對,而馬信由於本部人馬分駐各縣,則留下了部分守城,只帶了一個營的戰兵以及大隊輔兵而來,佔據了清軍一線的左翼。

雙方兵力大致相同,清軍的數量要略少上一些,不過也相去不遠。

馬進寶佔據了清軍一側的一處便於觀察的制高點,遙望著明軍的陣型。他所面對的俞國望所部正如馬信所言,擺出了兩個一模一樣的方陣,只是這方陣處處透著怪異。

按照這個時代的堂堂正正的交戰方式,同樣是以著長方形的戰陣進攻防禦。只是俞國望的方陣卻分明是一個大的方陣前面兩角各自連線著一個小的方陣,若再往遠處看去,似乎後面也是一樣。

仔細觀之,大方陣前排乃是刀盾兵,只是那盾牌的形制上要略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