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微笑,有些風淡雲輕的味道。
“文程,朕是最信任你的,也相信漢人有著聰明的智慧,你大可放心,朕會控制眼前的局勢,我大清國若是缺了漢人的智慧和努力,無法想象今後的發展。”
短短几句話,令范文程感激涕零。
“皇上恩德,奴才銘記在心,唯有已死報效。”
皇太極輕輕嘆了一口氣。
“文程,朕也為難啊,崇德元年以來,我大清對陣大明,沒有能夠取得驕人的戰績,反而時時處於不利的境地,四年時間了,我大清損失了六萬軍士,沒有能夠入關一次,這樣發展下去不行啊,你是知道的,我大清土地貧瘠,想要養活這麼多人,困難很大啊。若是繼續處於這樣的境地,後果堪憂啊。”
范文程低著頭,沒有說話,這個問題,他也想了很久,但沒有想到更好的辦法,能夠想到的,就是從蒙古部落得到好處,其次就是從安寧堡和靖邊的互市得到補給,但這兩個地方,距離太遠了,沿途的消耗根本就無法承受,可以說,大清從互市上面沒有得到任何的好處,相反消耗了不少的銀子。
每每想到這件事情,范文程就感覺到,這個蘇天成真的不簡單,看似在互市中間,允許大清的商販交易,其實是在變著手法的盤剝大清國,削弱大清國的實力。
但大清國只能夠忍受,產下的糧食,不足以養活那麼多人,就只能夠花費更大的代價,從互市中得到糧食,這是飲鴆止渴的辦法,這也是皇太極面臨的最大困境。
“文程,朕想著御駕親征,一定要改變目前的局面,不能夠繼續這樣下去了,你看如何啊。”
“皇上,萬萬不可啊。”
“哦,文程為何這樣說啊。”
“皇上,如今我大清人心浮動,諸多的王爺、郡王、貝勒、貝子的內心,都含有怨氣,諸多的滿人將軍也是心懷不滿,這個時候,需要穩定內部,皇上若是御駕親征了,一旦大清內部矛盾激化,就會釀下無法挽回的損失啊。”
皇太極慢慢站起來,走到了范文程的對面,見到范文程準備再次跪下,拉住了范文程。
“文程,看來你是真的為我大清國擔心啊,你說的這些,也是朕憂慮的事情,若是諸多的文武大臣,都有這樣的認識,朕還有什麼可擔憂的,可惜有些人,鼠目寸光,以為發洩了一時之氣,就能夠天下太平了,愚蠢啊,越是如此危難的情況下,越是要冷靜沉著,要齊心協力,共同應對如此的局面,我大清國的儲備,還是足夠的,可朕不敢輕易拿出來,朕要留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拿出來解除困局。”
“皇上英明。”
“這不是英明,這是無奈,一個蘇天成,就把朕逼成了這樣,若是這個蘇天成,能夠為朕所用,怕是早就能夠拿下大明瞭。”(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du8du8。)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使用者請到m。du8du8。閱讀。)
正文 第六百七十三章 皇太極的提醒
諸多重要的文武大臣,都集中在大殿裡面了,包括親王、郡王、貝勒、貝子、滿人權貴等等,相對來說,漢人的力量很是單薄,除開范文程站在靠前一些的位置,其餘的漢人,都是在大典後面的,那一小撮人,如果不注意看,還真的看不見。
登基之後,皇太極也仿效明朝的辦法,開展了科舉考試,可惜的是,還沒有能夠建立起來完善的制度,加之大清國一直都是以征戰廝殺為主的,對於建設方面,除開皇太極本人特別的重視,其餘的掌握大權的滿人權貴,都不是很有興趣,這也令皇太極籠絡人才的計劃,遭遇到了不小的挫折,不過皇太極還是堅持自身的做法,好在他有著足夠的威信,重壓之下,諸多的文武大臣還是要照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