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第一段寫完,眾人還不以為意,可越到下邊越讓他們驚訝,當石堅寫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時,眾人鴉雀無聲,全都睜大眼睛望著這個少年。
良久,汪銓彎下腰行了一個大禮,說道:“受教了。”
石堅答道:“不敢,大人一路走好。”
說完推著輪椅,三人向回走去。
然而這群人還站在這裡發呆,汪銓也看過“石堅的”《西遊記》,故事固然有趣,可太過俚俗了。當然這時也出現了一些小說,但還沒盛行開來,長篇小說幾乎沒有。一般文人還看它不起。可這篇《岳陽樓賦》一出,讓這些人全都震呆了。不說其中文辭優美,主要是其中志氣高昂。試問天下有幾人敢發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樣的句子。
石堅本著臉,可是他忍不住想笑,這時候算起來范仲淹才中了進士,還在不遠毫州擔任集慶軍節度推官(從八品)小官呢。他抄襲也不會露出馬腳。可是他沒有想到這篇文章一出固然使他名聲更響,可他以後入朝每次看到范仲淹就象做了賊樣的。
到了騰子京謫守嶽州重修岳陽樓時,范仲淹想給騰子京作賦,可提筆卻無奈地嘆道:“我已經無筆可寫了,石相公全寫了。”
直到石堅離開許久,眾人才回過神來,汪銓望去石堅已經消失背影的方向嘆道:“此子將來將是我們大宋的棟樑。”
他才鄭重地將這張紙如捧泰山似的收好。
這件事越發使得石堅聲名登上鼎峰。但石堅還是每天寫字讀書,大門不出,或者每天講一回《西遊記》給老太太聽。
這件事過了十天,新任陶知州也到任了。天氣更熱,樹上的樹葉碧意也開始轉深。石家門口還象往日一樣安靜,有三兩讀書人來臨摹,但他們都不敢發出聲音。
突然遠處來了一行隊伍,這行隊伍裡有幾輛轎子,還有士兵在旁邊保護。隨著他們的前進,揚起一片灰塵。這些個學子都皺起眉頭,他們心想為了讓小神童安心讀書,連前任知州在石家門前都不敢大聲,這是誰家子弟這樣張揚跋扈?
隊伍來到石家門前停了下來,這幾個學子看到了陶知州先下了轎子,然後他來到了後面轎子前,做了一個很恭敬有請的動作。然後他們看到一個長得白胖的青年人走了出來。
陶知州說道:“楊公公,有請。”
這些學子們才知道這青年人原來是宮裡的太監,太監跑到石家來幹什麼?這引起了他們的好奇心。
然後陶知州才站在石家門口郎聲喊道:“小石相公,有聖旨來了,快來接旨。”
雖然帶著楊公公傳聖旨的,他還不敢冒味推門進去。要知道里面住的人雖小,可是先天之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大材。他貴為知州,也恭敬地稱呼為小石相公,他不知道隨著他這聲稱呼,就得到了和州人以後的擁戴。要知道現在石堅可是和州近十萬人所有的驕傲,尊重石堅也代表著尊重和州。
這些學子們腦子裡轟地一下,皇上都知道了小石相公?
石堅也愣了下,聖旨?他覺得還很遙遠,聖旨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