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合之眾。只怕難是曹操精兵對手。”
“玄德莫慮。我再借與你一萬精兵,如此可否?”
孔融一咬牙,他在北海僅有三萬兵士,借予劉備一萬精兵,這可等於狠狠地剁了他心頭一塊肉。不過,孔融此人凡事以大義為先,從他小時‘孔融讓梨’的典故,就可看出此人心胸廣闊,非是自私之人。
“文舉如此大義,若備再是推辭,有何面目立於天地。不過曹操麾下猛將如雲,夏侯兄弟、曹仁、曹洪、于禁、樂進皆是萬人敵。還望文舉再借太史慈一行。”
孔融聽劉備答應當下一喜,不過後來又聽劉備提起這太史慈,不覺就沉吟下來。孔融頓了頓,有些為難說道。
“玄德不知。其實太史慈並非我麾下之將。他來救北海之危,全因我近年多有照顧其家內老母,他為報大恩,因此而來。”
而在一旁一直少有的糜竺聽罷,便是笑道。
“如此簡單。如文舉所說,這太史慈乃是一孝義之人,不妨請他過來一談。某雖不才,但憑一條三寸不爛之舌,當能將其說服。”
糜竺一族世代經商,糜竺從小耳渲目染,口才甚是了得。孔融想了一陣後,頷首答應,說了一句稍等片刻後,便是離開去尋太史慈。不一會後,太史慈隨孔融過來,糜竺先是對其深深一拜,太史慈不知糜竺意欲何為,但卻不敢隨意受此大禮,連忙扶起糜竺。哪知糜竺硬是不起,太史慈怕弄疼了他,只好問他此舉何意。糜竺當下便將徐州之難,細細說出,然後再請
太史慈出手相助。其實太史慈在半月前,已接到他的同郡之友揚州刺史劉繇的書信,說孫堅勢猛,麾下無大將可擋,喚他去助。太史慈原本已有意奔赴揚州,但因北海之事一再拖延。
“子義,還請聽某一言。凡是皆有輕重緩急,劉楊州坐擁一州之地,麾下有精兵無數,孫堅雖猛,但不過也只能起一郡之兵,如何能得以破得揚州。而徐州,正臨曹操十萬精兵,危在旦夕,還望子義先救徐州!!”
糜竺說畢,身體再屈,而劉備和孔融相視一眼,亦同時拜請。三人都是身居高位,享譽盛名,太史慈一時亂了分寸,不敢推辭,又聽糜竺說得是理,只好答應。
孔融、劉備、糜竺聽罷皆是大喜,連稱太史慈大義。而在劉備的心中,更是喜意非常,太史慈之勇,毫不損色於潘鳳、張飛,比之華雄更勝其一籌,若能得之,他便能再添一員大將!
此時,太史慈並不知劉備對他,已起了收服之心。他拜別幾人後,回去家中先和其老母辭別,然後再收行行裝,準備隨劉備去救徐州。
太史慈離去不久,孔融便喚來兵士,通知各部人馬為劉備準備,那一萬精兵和行軍的糧草輜重。待一切準備完畢,已是次日晌午時分。孔融領著北海一眾文武,親自送劉備、糜竺等人出城。劉備、糜竺和孔融敘禮過後,便領約一萬八千萬精兵和二萬新降賊子趕赴徐州。
卻說到了約定之日,曹操領七萬大軍氣勢洶洶地殺至東海郡,剛至徐州州治郡城東海郯縣城下,曹操縱馬奔出,還未發言,城上兵士狂射箭矢,曹操料之不及,幾乎將曹操射中,還好典韋護在其不遠,連忙啪馬來救,將曹操救回陣中。
曹操驚魂未定,剛想指城喝罵,哪知城上陶謙罵道。
“曹孟德你這狼心狗肺的白眼狼,老夫善結於你,你為何如此欺我!”
曹操頓地臉色一變,不過很快便是鎮定下來,臉上再起激憤、悽然之色,回罵道。
“老匹夫,你謀害我家老父!還敢大言不慚,反來指責於我!”
陶謙見曹操還在做戲,當下氣得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