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越王倒也沒什麼,畢竟也是個不高不低的親王封號。但是不能比,一旦與孫可望的封號有了比較,一切就不會那麼簡單了。
雙方實力逆轉,原本的南明第一強藩西營現在已經被江浙明軍所反超,而且雙方實力差距越來越大。即便不提實力,陳文收復的失地比西營眾將加一起都多,殺過的韃子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也都要高於他們。
至於秦王府一系自身,就更沒有比較的餘地了。若非李定國兩蹶名王撐著場面,西營早就被陳文比下去了,就算是在孫可望手中收復的湖廣南部,其實也是范文程迫於陳文兵鋒而放棄的地區,但凡是個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南明能有今天到底是誰的功勞。
冊封時畢竟是月底,但是到了二月整個江浙大地卻已經開始將孫可望視之為滿清以下,江浙明軍的頭號敵人,並欲除之而後快。
比之當年,江浙明軍的文武們對於自身的定位和未來的期許更高,這本就是應有之義,他們付出了努力,取得了功勳,就理所應當的獲得更為豐盛的名利。而江浙明軍集團外的人們,更多則是單純對孫可望的厭惡以及對孫、陳二人封號高下的不滿。
透過監察司,陳文坐在如今的越王府裡就能夠很清楚的看到這一切的發生,他與孫可望之間遲早會有一戰,現在風潮還在控制之中,屆時再把風潮徹底鼓動起來。
不過照著他的估計,孫可望捏著鼻子給他一個越王的封號,大概沒想到會落個如此的境地。設身處地的想想,如果孫可望知道了的話,沒準也會說出類似於“寶寶心裡苦,寶寶不想說”之類的話吧。
越王是整個冊封的關鍵,但是陳文從中看到的卻並不僅僅是如此。都統幾個省的軍務,包括狼兵、兵、土兵在內的土司兵也要受陳文的節制,與此前的提督軍務在權利上自是大有不同。而負責軍務的省份也多了山東和河南兩省,這兩個省都在北方,孫可望一如既往的想要把他這池禍水往別的地方引,這是在認慫嗎,恐怕沒有那麼簡單。
自陳文收復南京以來的幾個月裡,湖廣南部的孫可望始終沒有動作,但軍情司的探員卻早已在湖廣佈好了樁腳。
根據情報顯示,陳文收復南京的訊息傳來,秦王府如掃考妣。現在孫可望除了還有一手狹天子以令諸侯以外,已經徹底失去了與陳文抗衡的實力,甚至到了年底時,孫可望已經離開了長沙,返回貴陽坐鎮向東、向南不得寸進,向北不光是未必打得過,還要擔憂左近的江浙明軍,楸枰三局徹底失敗,孫可望收復長沙後定下的戰略同樣成為泡影,還是回返貴陽比較穩妥。
南京的光復,對於滿清是無法承受的損失,對於長江以南的各路勢力而言,更是均勢被徹底打破的象徵。陳文在長江以南的一家獨大的時代來臨,隨著訊息逐漸被各勢力確認無誤,在經過了短暫的震驚之後,彼此之間的互動也陡然頻繁了起來。
九月底,貴州的安龍府,作為一個府級單位不過只有數年而已,但卻在升級為府的同時便承擔起了天子行在的重任。奈何,那原本的安龍千戶所衙門,卻實在破敗的不成樣子,與行宮二字相差的實在太遠,甚至是越來越遠。
大殿上,如今南明各集團所奉的天下共主永天子頹然的坐在龍椅之上。大殿中前來上朝的大臣所剩無幾,不是他們不想來,而是實在來不了天人永隔,這是沒有辦法的。
去年三月,謀劃引李定國入衛以抗衡孫可望的秘密行動洩露,孫可望遣心腹鄭國招大學士吳貞毓、兵科給事張鐫、翰林院檢討蔣圪昌、李開元、吏部都給事徐極、大理寺少卿楊鍾、太僕寺少卿趙賡禹、光祿寺少卿蔡績、武安侯鄭允元、江西道御史周允吉、御史李頎、朱議泵、福建道御史胡士瑞、武選郎中朱東旦、中書任鬥墟、易士佳、司禮太監張福祿、全為國等十八人,誣以“欺君誤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