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張景惠的部隊在北倉配合直軍,聯合向廊坊進攻,從而東路戰場形勢發生了變化。天津附近直皖兩軍相峙的局勢驟變,19日,東路皖軍在直奉兩軍的南北夾攻下,潰不成軍,在廊坊指揮作戰的徐樹錚落荒而逃,匿身於北京的日本使館。
戰爭勝負已定,段祺瑞見大勢已去,被迫引咎辭職,解散了“定國軍”,回府學衚衕居住。
直奉軍閥聯合打敗皖系以後,為了控制北京政府,雙方由聯合作戰開始轉變為明爭暗鬥,一場圍繞著由誰組閣的“和平戰”打響了。
最初,經張、曹的幾番爭執,雙方總算達成一個協議,決定總理一職暫由以為是自己人的靳雲鵬擔任,因為靳雲鵬既是張作霖的女兒親家,又是曹錕的把兄弟,這樣誰也不會吃虧。
但事與願違,夾在兩大勢力中間的靳雲鵬怎麼也做不到絕對均衡,總是受到張、曹的指責和兩頭不能討好的局面。即便如此,未完全控制北京政府的張、曹依然步步逼人,要倒靳雲鵬的閣。這裡,已沒有親戚之親,更沒有義氣之義,無奈之中,兩頭受氣的內閣總理靳雲鵬,不得不予1921年12月17日宣佈內閣集體辭職。
此時的雙方處於“和平”時期,因此雙方尚能坐下來商討重組內閣的問題。這次,張作霖要推薦的是原來袁世凱的秘書長,親日派梁士詒,曹錕起初不同意,但最終未經得起梁士詒的手腕的###,答應可讓他幹一下試試,但由於有東北王張大帥的拍胸擔保,梁士詒總算如願以償了。
新組閣的梁士詒實為親日派的奉系內閣,他處處偏袒張作霖,對直系則虛搪塞敷衍,使得在梁內閣中,“張(作霖)的發言權高到極點,直系在中央的地位下降”。這種待遇,曹吳哪能受得了。於是,曹錕和吳佩孚趁著梁士詒大肆出賣中國主權而遭到全國人民的不滿這一有利時機,密電聯絡直系的各省督軍,發起了一場聲討梁士詒的“電報戰”,曹吳在電報中大罵梁及其賣國政策,弄得梁內閣不得安寧。不僅如此,吳佩孚還聯絡山東、河南、陝西、江蘇、湖北、江西六省督軍及省長聯名上書徐世昌,要求將梁士詒免職,更厲害的是,湖北督軍莦耀南甚至要驅梁及湘、鄂直軍北上。在這一強烈攻勢下,梁士詒終於借“請假”之名,在1922年1月23日到天津躲了起來。
面對直系的這種行為,張大帥豈甘袖手旁觀?“綠林”出身的他,一開口“便要為民請命”,也就是要動武了。到這時,雙方經由“口舌之爭”再到戰場上兵戎相見,已是勢不可免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雙方再次發動一場“通電戰”。張大帥要掃除和平統一障礙物,把曹錕的主要將領吳佩孚比喻為安祿山、史思明。吳大帥則要除暴安良,盡鋤奸之主義,並在臨戰前召集部下作了一次聲淚俱下的講話:“此次系共和與帝制之最後戰爭。勝則我將解甲歸田,裁兵恤民。敗則我惟一死以謝天下。我妻已死,我子豚犬,殺之可耳。……肺腑之言”哪!4月29日,第一次直奉戰爭正式爆發。
經過幾天的激戰,奉軍雖在兵力和裝備上都要勝於直軍,但驕兵必敗,奉軍終於收集殘兵逃回老家的結局。吳佩孚又再次神氣起來,但他還是識時務。常言道,打狗還得看主人,吳佩孚知道日本人是張作霖的靠山,況且此時南方孫中山已開始北伐,他害怕陷於被南北夾攻之地,因此同意接受英美的調停。6月中旬,直、奉兩軍代表,在秦皇島海面的英國“克爾留”號兵艦上,簽字停戰條約。
第一次直系奉戰爭以奉系軍閥暫逐出北京,直係軍閥完全控制###而告終。
1922年6月2日,把皖系扶上臺的總統徐世昌驅逐出北京後,在6月11日於恢復舊國會的名義,把黎元洪重新坐上了總統的位置。在1923年6月13日至21日,曹錕採取策動內閣辭職、軍警索餉,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