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了蘇伊士運河,堵死了蘇聯紅海軍從這裡衝出地中海,進入紅海和印度洋的可能性。另一枚原子彈則用於核爆開羅,成功製造出上百萬難民,把埃及變成了一個無政府狀態的爛攤子,使得蘇聯紅軍難以沿著尼羅河溯流而上,從東線向南進攻盟軍控制的黑非洲。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多的蘇聯原子彈還在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沙漠的邊緣一刻不停地落下,將一座座城市和港口化為輻射塵埃。按照這樣的情況發展下去,三戰的下一階段,很可能變成兩大陣營隔著大沙漠的種蘑菇比賽。至於在核爆前沿會死掉多少阿拉伯人和非洲黑叔叔,則只是一個無人關心的次要問題了。
——即使是死光了,也只能自認倒黴……在強權即真理、炮彈即正義的年代,這就是身為弱者的悲哀。
兩大陣營非但不關心他們的死活,甚至還打算對他們加大搜刮力度,以應對糧食危機和戰爭消耗。
除了非洲和西亞之外,蘇聯人在從西歐大規模撤軍之前,還對孤懸大西洋中央的亞速爾群島、馬德拉群島和加那利群島,同樣也投擲了前後數十枚原子彈,從而徹底消滅了美軍從大西洋方向反攻歐洲的可能性。
與此同時,在地球的另一端,自從勝利地結束了南太平洋奪島作戰,把軍旗插上覆活節島以來,就沉寂了許久的日本海軍聯合艦隊,也在四七年的春天再一次升起戰旗,拔錨出海,展開了新的大作戰……(未完待續。)
第一百二十四章、南印度洋追擊戰(上)
第一百二十四章、南印度洋追擊戰(上)
一九四七年五月一日,新加坡總督府
一年四季永遠都是炙熱灼人的赤道驕陽之下,伴隨著樂隊演奏的《上帝保佑女王》旋律,神色憔悴的海峽殖民地總督蒙巴頓勳爵親自動手,徐徐降下了總督府大樓前那根旗杆上的米字旗。
當他把旗幟摺疊起來的時候,在場圍觀的英國海軍將校和殖民地官員們紛紛以手掩面,暗自啜泣。
——自從大英帝國重返新加坡之後,僅僅過了一年半的時光,他們就要再一次跟這座城市告別了。
而這一次別離的期限,很可能就是永遠……
略帶留戀地最後望了一眼新加坡總督府那些富麗堂皇的維多利亞風格建築物,還有總督府門外兩側整齊排列著棕櫚樹和花壇的寬闊街道,身穿全套軍禮服的英國皇家海軍東方艦隊司令,布魯斯。奧斯丁。弗雷澤上將無奈地嘆了口氣,轉身鑽進了配給自己的吉普車,命令司機驅車直奔章宜海軍基地而去。
此時此刻,新加坡市區已經陷入了一片嘈雜和躁動之中,大小商店基本盡數關門歇業,街頭巷尾卻是人滿為患,到處都是扛著大包小包行李的逃難者,還有企圖趁亂髮財的小偷和搶匪,激起各種打鬥,讓市面上變得愈發混亂……即使身處於市區的街道上,也能不時聽到遠方傳來的隆隆炮火聲,進一步加劇了城內的恐慌氛圍——那是奧德。溫蓋特陸軍上將麾下的野戰炮兵部隊,在跟已經登上新加坡島的馬共遊擊隊進行炮戰。
所有的這一幕幕場景,都跟上一次新加坡被日軍攻陷的情景如此相似。
而且,時至今日,大英帝國在東方海洋上的基石——新加坡,也確實是註定要失守了。
——事實上,如今就連大英帝國本身,都已經成了一個不復存在的歷史名詞……
從四個月之前開始,在得到了紅色陣營全方位大力支援之後,以華僑和華裔為骨幹核心的馬共遊擊隊,一舉衝出了馬來半島內陸的深山老林,僅僅用了兩星期的時間,就輕易掃蕩了零散部署在馬來半島上的數千英軍(基本都是印度人),把紅旗插到了柔佛海峽的北岸,與新加坡島隔海相望。
接下來的幾個月裡,英軍和馬共遊擊隊在柔佛海峽沿岸展開了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