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典法判書李子松出使元朝,獻上從紅巾軍那裡繳獲的元朝玉璽和金寶等戰利品。然而,奇皇后一直對恭愍王殺害哥哥奇轍及其家族懷恨在心,再加上在元高麗人崔濡的慫恿,元順帝在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十二月宣佈廢黜恭愍王,另立恭愍王在元朝的堂叔德興君塔思帖木兒為高麗國王,元麗關係再度緊張。
紅巾軍敗走後,近臣金鏞嫉妒將領們的功勳,為了實現自己的野心,矯旨命安佑、金得培、李芳實三將殺死總兵官鄭世雲。恭愍王聽說此事後追究三人擅殺大將的責任,安佑第一個回到福州行在所,金鏞不等他解釋就把他殺死;其後李芳實、金得培相繼被殺,觀者無不哀悼。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恭愍王還都開京,於二月十二日駐駕開京郊外的興王寺。閏三月初一日拂曉,金守、曹連等50餘人闖入興王寺,欲弒恭愍王,宦官安都赤代恭愍王被殺,恭愍王則被另一宦官李剛達揹負至明德太后洪氏的住房。隨後崔瑩等平定這場政變,但恭愍王最器重的大臣洪彥博在這場政變中喪生。事後發現主謀為金鏞,恭愍王先是把他流放到密城(今韓國密陽),然後派人審問並處死他。經過四將被殺和興王寺之變後,恭愍王的親信大多死亡,金鏞死後,恭愍王甚至為之流淚,反覆嘆息道:“還有誰能依靠呢?”並下令不再追查金鏞同黨。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五月,元順帝廢黜恭愍王的聖旨正式傳達到高麗,恭愍王又一次面臨重大危機,命令加強對元朝的防備,處死了被視為元朝內應的大臣朱思忠。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正月初一,崔濡率一萬元軍護送德興君跨過鴨綠江,先打了勝仗,佔領宣州(今朝鮮宣川),朝野震動。崔瑩和諸將分軍在獺川擊敗了元軍,並讓兵馬副使安柱向恭愍王報捷,恭愍王很高興,賞賜了安柱一匹馬兩錠銀。東寧路萬戶樸伯也大舉入寇延州,崔瑩派遣手下將領擊退元軍,元軍只剩十七騎而返。同年秋,孛羅帖木兒入元大都,奇皇后失勢,元廷才恢復了恭愍王的王位,並將崔濡移交高麗,恭愍王處死了他。恭愍王接著派金庾向元朝索要德興君,元朝以德興君有背疽為由暫緩移交事宜,直到元亡都沒有移送高麗。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二月,懷孕中的魯國公主病重,恭愍王下令赦免除了斬、絞二罪外的所有犯人,但公主還是於七天后不治身亡。這對恭愍王又是一個沉重打擊。經歷種種內外變故後,恭愍王日漸消沉,不再是初年銳意圖治的君主形象了。
四、任用辛旽
恭愍王王祺即位後,高麗內憂外患接踵而至。直到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高麗才稍微安定下來。然而,長期的戰亂和自然災害已經使高麗社會極度疲敝。張士誠派去高麗的使臣所見的情形是“鹿走荒宮亂寇過,雞鳴廢館行人次”,連首都開京都如此荒涼,整個高麗社會的狀況也就可想而知了。尹紹宗上疏指出:“國家自庚寅以來,東御倭寇;丙申以後,北御韃靼(元朝)。己亥辛丑之戰(抵禦紅巾軍),吾民死亡者大半;不三年,又有癸卯之亂(抵禦元軍),死亡又倍於辛丑矣。己亥以至於今十五年間,水旱相仍,餓莩相望,民之存者,僅十之一。”
在這段克服動亂的過程中,產生了280餘名功臣,賞賜了結田地和2635口奴婢。這導致了功臣勢力尤其是武人勢力的膨脹,王權則有所削弱;而地方上農莊盛行,國家控制力下降,這與恭愍王即位初年以來實行的改革初衷顯然背道而馳。此時,恭愍王已經厭倦了出身世家大族的大臣,認為他們盤根錯節,互相包庇,不可能支援他的改革;而“草野新進”和儒生則乳臭未乾,且喜歡結交權貴,也不可用。在此情況下,賤民出身的僧侶辛旽因“離世獨立之人”的身份而被恭愍王所相中。辛旽面對恭愍王要他掌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