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年),鑑於其出色的表現,李續宜正式被任命為荊宜施道道員。此時正值石達開率部自江西進入湖南,對寶慶府形成了圍攻之勢。面對突如其來的威脅,湖南巡撫駱秉章緊急召喚包括劉長佑、蕭啟江在內的多位湘軍將領回防。同時,湖廣總督官文及湖北巡撫胡林翼亦指派李續宜率部馳援,並授予其指揮所有援軍的權利。接到命令後,李續宜迅速行動起來,率領部隊渡過資江直抵寶慶城外。在那裡,他與城內的守軍裡應外合,連續四次給予太平軍沉重打擊,迫使石達開不得不放棄圍城計劃,轉而向廣西方向撤退。此次勝利不僅保全了寶慶的安全,也讓李續宜獲得了朝廷加授布政使銜的認可。
同年七月,曾國藩提出了一個旨在全面收復安徽的戰略構想:計劃由他自己帶領第一路軍隊沿宿松、石牌一線挺進安慶;多隆阿、鮑超負責第二路,目標是太湖、潛山至桐城區域;胡林翼則統領第三路由英山、霍山朝舒城進軍;而李續宜將作為第四路指揮官,負責商城、固始到廬州之間的作戰任務。遺憾的是,這項雄心勃勃的計劃最終未能付諸實施。
三、擢任疆臣
咸豐十年(1860年),隨著湘軍在安徽戰場上的推進,李續宜率領其部下進入安徽境內。此時,曾國藩對戰略部署進行了重新調整,任命曾國荃為主攻安慶的指揮官,而多隆阿則負責攻打桐城。作為“遊擊應援”之師,李續宜率約一萬兵馬駐紮在安慶與桐城之間的青草塥,以便於隨時支援這兩路大軍。同時,他也被正式任命為安徽按察使,進一步鞏固了他在地方行政和軍事指揮中的地位。
不久之後,太平天國將領陳玉成從舒城出發,試圖救援被圍困的安慶。然而,在桐城西南的掛車河一帶,他遭遇了由李續宜和多隆阿聯合發起的兩面夾擊。在這場激烈的戰鬥中,陳玉成最終未能突破敵人的防線,被迫撤退至廬江。在此過程中,李續宜表現尤為出色,不僅成功摧毀了棠梨山、尊上庵、香鋪街以及望鶴墩等處的太平軍營壘,還追擊敵人長達二十多里,因此獲得了朝廷賞賜的二品頂戴,表彰其卓越功績。
到了咸豐十一年(1861年),鑑於李續宜在過去幾年間所取得的一系列輝煌戰績,清廷決定將其擢升為安徽巡撫。然而,正當他準備前往新任之際,陳玉成再次發起了針對武昌的戰略行動,連續攻克了黃州、德安等地。面對這一突如其來的威脅,李續宜認為湖北作為整個戰區的戰略要地,必須儘快予以解救。於是,他毅然決定暫緩赴任安徽巡撫一職,轉而統帥部隊返回湖北進行支援。在隨後的戰鬥中,李續宜與水師將領彭玉麟密切配合,利用夜色掩護髮動突襲,成功收復了孝感,並透過挖掘地道的方式攻克了德安府城。緊接著,他又帶領部隊接連奪回了包括武昌在內的多個重要城鎮。
同年,胡林翼因病重無法繼續履行職責。在臨終前,胡林翼特別向朝廷推薦李續宜接替自己擔任湖北巡撫。考慮到李續宜之前的表現及其在軍隊中的威望,清廷很快批准了這一建議,並正式任命他為新的湖北巡撫。在此期間,由於湘軍成功收復安慶,李續宜還得到了皇帝特許穿黃馬褂的殊榮,這無疑是對其實力及貢獻的高度認可。
在擔任湖北巡撫的同時,李續宜並未忽視周邊地區的安全問題。特別是對於皖鄂交界處頻繁活動的捻軍勢力,他採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打擊措施。例如,在黃州地區設立指揮部後,李續宜親自督戰,先後擊敗了盤踞於光化、谷城、均州、棗陽、襄陽等地的捻軍部隊,極大地緩解了當地的安全壓力。
到了同治元年(1862年),清廷再次調整人事安排,將李續宜調回安徽,恢復其安徽巡撫的身份。此時,安徽境內的局勢依舊複雜:一方面,捻軍依然活躍;另一方面,壽州團練首領苗沛霖的態度搖擺不定,給地方治理帶來了很大困擾。為了應對這一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