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航透過海珠觀察,驚訝地發現,海底竟然有一艘古船,風帆那種的。現在,漁網正掛住那高大的帆杆。
看其風格,應該是鴉4→片戰爭之前的古代商船,而且還是西方的船隻。
更重要的是,衛航發現船上面竟然有不少的黃金,都是一大塊,一大塊的,堆成一大推。他估計,起碼有噸吧!
帆杆經過海水的侵蝕,其實都差不多爛透了。
漁船上,方振他們透過調節曳綱,將漁網吊上來。帆杆頓時從中間斷開,上面一節隨著漁網被扯上漁船。
“海底也有木頭?”新加入的船夥計非常驚訝!
以他們的認知。海底不可能長樹木吧?怎麼會有木頭?難道這曾經是一座島嶼,然後沉沒了?
“這有什麼奇怪?應該是。”木等人笑道。
“咦!這似乎是風帆的杆吧?”陳建良看了幾眼說道。
經過船上的聲納系統掃描,大家可以確定,確實是一艘沉船,就不知道這沉船有沒有寶貝。而且,這裡算是深水區,要查探有點困難。
“這裡有多深?”陳建良詢問道。
他對沉船之類是非常感興趣的,那艘打撈船,已經空閒了好幾天,天天都在燒油。幾萬塊幾萬塊地燒。
“四多米深。”駕駛室裡面的成員馬上回應道。
這個深,人下去有點麻煩了,就算穿上潛水服,能到達那麼深,船上沒有幾個人。
“老,你要不下去看看?”陳建良提議道。
其他人也是期待,如果又是一艘有價值的沉船,說不定他們也有額外的收穫。就想上次,他們可是得了不少的。
衛航點點頭。穿上潛水服,帶上防水頭燈就潛下去。
很快,他就來到沉船的位置,看見這艘西方商船的全貌。七十多米的長。放在古代,絕對是大船了。
船上很多東西都被侵蝕得面目全非,不過還有一些特殊的標識清楚,讓衛航馬上知道這艘沉船的來歷。
他猜得沒錯的話。這應該是西方殖民主義時期,荷蘭的商船。
不遠,他還看見好幾艘沉船。並不一樣,衛航猜測是古戰船。
古代戰船的發展經歷了槳帆戰船和風帆戰船兩個時期。槳帆戰艦船體結構為木質,船型較瘦長,吃水較淺,幹舷較低,主要靠人力划槳搖櫓推進,順風時輔以風帆。槳帆船裝備冷兵器,作戰時多采用撞擊戰和接舷戰,主要侷限於內河湖泊和近海航行作戰。
眼前這一艘是蒸汽機船之前的風帆船,它的船體也為木質,吃水較深,幹舷較高,艏艉翹起,豎有多桅帆,以風帆為主要動力,並輔以槳櫓。
與槳帆戰船相比,風帆戰船的排水量航海效能遠洋作戰能力均有了較大的提高,主要武器為前裝滑膛炮,作戰方法主要是雙方戰船在數十米至千米距離上進行炮戰,並輔以一定的接舷戰。
衛航沒記錯的話,明代航海家鄭和率領的龐大船隊曾七下西洋。他所乘坐的最大的“寶”船,長約137米寬約56米,有九桅12帆,裝有火銃多門,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風帆海船。
衛航之所以那麼肯定,這是荷蘭的沉船,是因為這沉船很有風格,也就荷蘭會搞出這樣奇特的船隻出來。
17世紀,英國商船上的水手都帶著武器,所以,他們的船就需要更加堅硬的木頭,而荷蘭的船幾乎沒有裝備武器,所以荷蘭的船造價很便宜,用荷蘭的船運送貨物也很便宜,於是荷蘭就成為了歐洲的海上馬車伕。
此前,典型的歐洲商船都建造有可以架設火炮的平臺,這樣做可以有效地防止海盜襲擊。荷蘭人第一個冒險建造出了一種僅能運送貨物而不可裝置火炮的商船。
這樣做的代價是,每一次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