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這邊關的守將對高句麗的政變也早已得知,迅速加強了邊境的守衛。忽然之間,又接到了男生派來求救的使者帶來的文書,守將不敢有絲毫的怠慢,立即派了一員副將和一個百人的親兵護衛隊,而且都給配了快馬,讓副將帶著男生的使者和告急文書送到了長安。
接到邊關告急文書的高宗李治召集大臣們商討對策,大殿之上文臣武將各抒己見。
文臣們自然是不喜歡打仗的,所以一個個的都說征伐路途極為遙遠,發兵多了需要更多的糧草,少了又不頂事,半島的事畢竟是他們自己的事,不必要為了他們費心思。高宗對這些都皺眉,於是把目光看向了武將這邊。
英國公李績看到皇上的目光,馬上走出來朝上奏道:“臣以為,高句麗必須出兵討伐。”
高宗馬上說道:“老將軍說說吧。”
李績繼續說道:“皇上,高句麗千百年來,都是我中原的藩屬國,拱衛遼東之地,為我屏障。太宗時蓋蘇文不尊教化而屢屢犯我邊境,我朝三次出兵,雖然無功而返,但皆因天時地利之故。然而征服半島乃是我們必須下定的決心,如今高句麗發生內亂,那男生緊急求救,正好是我們出兵的大好時機。”
高宗連連點頭說道:“東邊不穩,對我天朝自然也是不能安心的,中原歷朝歷代都要確保遼東安穩,才能不受到來自海上和嶺外蠻族的侵擾。英國公所言正是朕所憂。但是我大唐曾經三次征討,雖然取得了幾次大捷,也曾經圍困住高句麗的都城平壤,但是最終都因國事紛雜而退兵,讓半島臣服的目的始終沒有達到。此番半島一片亂世,那南建逼迫兄長甚急,如果我們再次發大軍征討,定然能事半功倍。”
薛仁貴也站出來說道:“皇上英明,現在是征討半島的最好時機,老臣也願領兵出征。”
高宗對兩位將軍的說法很是滿意,只要有他們二人帶兵出征,這次一定能大功告成。他和他爹李世民一個想法,一直對高句麗很不放心,他父親先後三次派大軍征討,可是始終沒有完成征服高句麗的目標,即使圍困了平壤數月也是草草收兵,這件事也成了李治的心病了。更何況,半島局勢始終是一個巨大的威脅,中原盛世的時候,他們就假裝臣服上供,中原要是處於亂世了,他們也跟著在邊境劫掠,有時甚至產生窺視的野心。蓋蘇文是這樣,他的兒子南建更加狂妄至極,早有決裂大唐並侵我領土的慾望。現在,既然男生送來求救文書,並且願意自此以後永遠作為大唐的藩屬國,歲歲朝貢,何不順水推舟,選派得力大將,畢其功於一役豈不甚好?
高宗皇帝有了底,馬上對滿朝文武說道:“那高句麗小國一直是我天朝的附庸屬國,但是又極不老實的做好本分的事情。這個男建篡位後,我想遲早會有謀我大唐之意。如果不迅速派兵征討,只恐他殺了男生後,再穩定局勢,就該侵擾我邊境了。所以,我意已決,必須派兵征伐!”
群臣一起跪倒山呼:“聖上決斷英明!”
高宗又立即說道:“如今,我意由英國公李績老將軍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薛仁貴為左武衛將軍。命你二人點起本部軍馬,雁門關以北諸路節度使均歸李績調遣,擇日即啟程征討高句麗。另外,速派快馬告知男生。”
咱們單說英國公李績回到府上,即刻傳令下去,要所屬的各偏將、牙將等,必須於次日全部都到校軍場來集合。然後又讓人叫來了中軍旗牌官阿斗,把自己的一封親筆信交給他,細細的吩咐他道:“阿斗,你拿著我的這封親筆信,即刻出發前往安南節度使李天明之處,催促他除留下守城人員以外,務必帶領大軍馬上出兵,速速到雁門關與我合兵。其他事宜我已在信中給他交代的清楚,我要你在路途上不要多做耽擱。你回去準備一下,這就立即出城去吧。”
阿斗接過了信,深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