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部分

朋友。聽說你拜了大名士沈周為師?你覺得沈先生為人如何?”

聽到提起老師,祝允明立即恭恭敬敬。回答道:“正是,承蒙不棄,吾幾年前便拜在先生門牆下,學習詩文繪畫。”

前文介紹過,沈周是吳中名士,吳中文人圈子的精神領袖。方應物轉而問道:“你覺得沈先生此人如何?”

祝允明褒美十足的答道:“先生高隱自適、蕭散自在、不慕名利,惟知寄情于山水之中。忘情於朝市之上,甘心於山林之下,不知冠冕為何制。鐘鼎是什麼。可見吾是師超凡脫俗、人品清高的隱者。”

“說的不錯,不愧是當世名士,我聽了很是心嚮往之。”方應物讚道,然後又疑惑道:“從童弱企高翔這句裡,以詩觀人,你心裡功名進取之心從哪裡來的?為何如此強烈?”

祝允明不能答,也答不上來。他出身官宦世家,從小接受的就是正統教育,下意識就應該如此做。去考科舉一為實現個人抱負,二為顯親揚名光宗耀祖,哪裡有如此之多的為什麼?

方應物大發議論道:“以詩論人,更要以人論詩!你如此推崇沈先生的高潔隱逸。又拜他為師,可你詩詞中又立志進取,這不是自相矛盾麼?你連效仿都沒有。莫不是葉公好龍?”

祝允明好像心裡又被觸動了,默然不語。自己其實一直在有意無意的逃避某些問題。

方應物便又問道:“你是官宦世家,將來定要高登黃榜。做出一番功業,如此才不負生平之志和父祖期冀,是麼?”

祝允明點點頭。

方應物再次問:“但像令師那般山林隱逸,蕭散自在,以才藝名於當世,這也是你所理想的,是麼?”

祝允明再次點點頭。

方應物直指本心的質問:“那你的志向到底是什麼?你明白自己的本心麼?你想要什麼樣的日子?”

祝允明忽然感到很迷茫了,他真正的決心是什麼?他自己也說不清楚。

方應物繼續問道:“你小時候追隨令祖,路過太行山,景色如何?”

“山川雄壯,巍峨闊大!”

“如今你居住江南,那江南景色如何?”

“水光山色,佳麗之地。”

方應物當頭棒喝道:“那麼哪種景色好?祝朋友自己想明白去罷!若想不明白,就別寫什麼立志詩了。

如果想不明白,始終分心二意,別說效仿吳、王等先賢,只怕終將一事無成,功名更是如同鏡中花水中月!”

其實方應物知道,祝枝山一輩子始終就掙扎在渴求功名和狂放不羈之間,一方面希望能得到社會主流標準的認可,另一方面又蔑視世俗。而且此人極其愛思索至理大道,能早點想明白也不是壞事。

卻說祝允明恍恍惚惚,抱著腦袋在桌案上苦苦思索起來。其他則人有些駭然,方應物像是有一雙能看透人心的雙眼!

擺平一個,方應物心裡默默為自己打氣,轉而向都穆道:“祝朋友已經做過題,下滿要靜待都朋友大作。”

都穆才力比另兩位還差一些,只得匆匆忙忙口占一首,好似交差似的。

方應物沒有興趣品他的詩詞,直接提出自己的疑問:“你和祝允明、楊循吉二人皆有神童之稱。祝朋友是神童,自幼能書會詩,楊朋友也是神童,據說自幼讀書破萬卷。那麼我又聽說,都朋友自幼也是神童?為何獨不聞你的事蹟?”

所謂神蹟,只怕是為了和祝允明和楊循吉兩位朋友同列,同時想要沾光所以自抬身價編造罷,畢竟不是神童就沒法少年出名了,更不會有人將你與祝允明、楊循吉並稱。”

都穆臉色極其難看,方應物的話外行人看熱鬧,但他這個當事人聽著心裡哇涼哇涼的。說的倒是沒錯。。。。。。

方應物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