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力所創造的,所以,如果市場不受阻礙,酬勞分配應該是不平均的。
此外,大筆財富和平等之間有一種交換的關係:如果我們選擇了最大財富,就會有較嚴重的不平等。
所以,解決不平等的最好方式,不是壓制市場與價值的創造,而是要讓社會中所有成員都有普遍和平等的參與機會。這一點我們沒有真正嘗試過,但可以從兩個地方開始:
其一,使人人成為資本家和企業家(在自己最有生產力的地方使用資源),讓所有人進入市場經濟;
其二,確保社會中的每個人,特別是位居社會底層的人,都能好好運用自己的才能,也都知道如何運用。
在市場經濟中之所以發生社會不平等,不在於市場中有輸有贏,而在於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參與了市場。那些被排除在市場之外,或是參與程度有限的人,自然是遠遠地被拋在後面。想要參與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必須以先擁有若干資產作為起點,以及有一個能夠獲得更多的回報的前景作為參與的誘因。
1馬太效應無處不在(7)
有一種方法能帶來屬於每一個人的資本主義:出售公有土地和建築物(任何一個政府都擁有多餘的產業),並使國營企業民營化,然後再建立一個基金,它屬於社會全體公民共有,並只能用在特定用途上——如教育、購買保險、支付養老金或創業。
更重要的是,以此基金所提供的教育,必須可以讓每一個公民選擇自己的領域,培養進入市場並足以謀生的技能。
市場機制運作的方式在帶給我們繁榮的同時,不會造成失業問題或嚴重的社會不和諧,對此,我們應該有充分的信心。從80/20法則可以知道,人們對於資源——如時間、金錢、精力、個人努力與智力等的運用非常糟糕,但正是由於發現這些缺陷,發現那些比大多數資源好幾倍的少數資源,我們才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
市場能刺激低效率的資源,使之轉成高效率的資源,但市場並不能自動完成這一轉換,所以有必要藉助於知識、科技和創業精神來促使它的發生。
今天;技術的突飛猛進使我們能夠看到生活消費品的品質正在日益改善,產品多樣化,其發展速度是上幾代人無法想像的;我們可以看到神奇的資訊產品改變了家庭與辦公室的面貌,模糊了二者的界線。
我們應該有足夠的信心,未來技術會有調整,那些公司的高階主管們也會按照80/20法則和馬太效應為顧客和投資人提供更有效率的服務,從而使一些企業飛速成長起來,帶給我們今日企業做不到的更偉大的成功。
規模效應:原因分析之一
為什麼會產生馬太效應這一奇特的社會現象呢?理論界有種種解釋,其中規模效應的解釋最為大多數人所認同。
在自然界,我們經常看到那些體形龐大的巨獸,隨時都可能對其他生物產生威脅,而自身面臨的危險卻要小得多。它們可能死於同類的搏鬥,也可能死於自然衰老,卻很少被弱小者所擊倒。
同樣的,在經濟領域,我們也能看到類似微軟這樣的超級公司,雖然同行恨之入骨,社會輿論也屢屢發難,很多人更是想除之而後快,但其地位卻堅如磐石。正如一位競爭者所說:“最好的市場是沒有微軟的市場……但是談何容易。”微軟“拆分風波”舉世矚目,官司打了多年,至今依然沒有定論,甚至可以說是無果而終。
無論是自然界的巨獸,還是經濟領域的恐龍,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體積大、規模大,而規模是市場經濟最具有魅力的部分。
首先,大規模的投入才能有大規模的產出,才能獲得鉅額的利潤。福特汽車公司就是透過流水線作業提高汽車生產規模,成為汽車業的王者。通常,規模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一是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