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就沒有想過要小孩,結婚後當然也不會改變我的想法。理由很多,首先我和老公剛結婚一年,二人世界都還沒有過夠。我們都很珍惜這份感情,不希望有其他的感情介入。對我來說,孩子的出現必定會使我們的感情大打折扣,因為感情會出現再分配嘛!第二,養小孩是一大筆花費,我們現在的錢也不多,剛好夠我們倆用,這樣的生活也很穩定。我無法想象,如果有了小孩,我們該拿什麼來養他。而且孩子的未來很難控制,一旦學壞的話,很難收拾。老公很愛我,也很寵我,他對我的丁克態度很支援。就這樣,我們一直享受著二人世界。我們還不想改變目前的生活狀態,如果因為要小孩而降低了生活質量,使自己的生活成了另外一個樣子,還不如繼續這樣“丁克”著。
單親家庭
提到單親家庭,一般人直覺為離異家庭。但隨著家庭、社會結構的多元,家庭可能因為各種因素而造成單親,如離婚、配偶死亡、配偶工作居住兩地、甚至未婚先孕等等。由於單親家庭的成因不同,及個人本身所擁有的內外在的資源不同,面對單親的感受及調適也就有所不同。調查顯示,單親家庭的女孩,過早出現*、早婚、早孕、未婚先孕和離婚問題,比雙親家庭的女孩多得多,而且這些與種族、家庭收入無關,殘缺家庭的孩子中途退學,人數也高2倍以上,男孩子更容易涉入暴力行為。學業成績明顯差於完整家庭的孩子,他們在學校曠課以及受罰比率也高些。全國約有上千萬的單親孩子,並且每年以50到60萬的數量遞增,單親孩子多表現出孤僻、多疑、敏感、自卑等性格傾向,犯罪率更是高達40%。逐漸增多的單親孩子和單親家庭,已經日益凸顯為社會上又一特殊的弱勢群體,成為目前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例:
在北京某高校讀大三的單親孩子孫洪即將光榮地加入中國*黨,但是誰都不會想到,幾年前的她卻是個曠課、逃學、學習成績差得一塌糊塗的“壞孩子”。想到當年自己那段不堪回首的過去,孫弘長長地吁了口氣說:“一切就好像做了一場夢一樣。”
當孫弘還是一個天真爛漫的孩童時,父母的離異就如同當頭一棒,給幼小的她帶來了沉重的打擊。在學校,同學們屢屢的嘲諷讓她感到莫大的羞辱。終於有一天,當一名同學在老師面前嘲諷她是“沒有媽*孩子”時,自尊心受到傷害的孫弘流著眼淚跑出了教室。從此,學校、老師和同學成了她心底抹不去的陰影,原本學習成績優異的孫弘再也不願意踏進學校的大門一步。
一次偶然的機會,孫弘在廣播節目中聽到一個溫柔的聲音堅定地說:“父母有選擇婚姻的權利,但孩子卻沒有選擇父母的權利。”這句話深深地觸動了孫弘,她開始一邊反省自己、一邊開始努力讀書。第一次英語及格、考上大學、加入學生會、入黨……每一個小小的進步,孫弘都會第一時間告訴那位曾經在廣播中引導過她的“高阿姨”。第一次和高玉京阿姨見面時,孫弘感激地握著高阿姨的手說:“您就是我們單親孩子的知心朋友!”現在,孫弘加入了“單親孩子知心熱線”志願者隊伍。
留守家庭
與傳統意義上因出國形成的“留守家庭”,他們各自生活,為了各自的事業和追求,遠走他鄉發展,選擇了夫妻兩地分居,或妻子在外地工作,或丈夫在外地工作,他們往往幾周幾個月甚至半年才能相聚一次。如今,這樣的家庭在都市裡正逐漸增多: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就業壓力的加大以及生活質量等各方面原因,人們開始尋求新的就業突破點和新的價值體現亮點,以求能夠將無形的能力轉換為有形的“價值”,改善家庭生活質量。在這種情況下,一些有能力的人不安於每天過著墨守成規的平庸生活,開始紛紛到外面尋找適合自己生存的土壤,或者是原來有不錯的工作和薪水,在高薪、豐厚待遇的誘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