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3部分

夜出城,到許昌西南潛伏,明日再讓這名心腹死士回城,途中故意讓徐州賊軍抓獲,然後就讓這名心腹死士告訴陶賊,就說劉備已經決定與我軍結盟抗陶,兵馬已到葉縣與我軍守將魏種合力一處,不日便將趕到許昌助戰,抵禦陶賊進攻許昌。”

“如此一來,陶賊如果中計,為了在攻城時減少阻力和士卒傷亡,必然分兵去汝水攔截劉備隊伍,陶賊分兵之後,我軍再做殊死一搏,也就希望大增了。”

說到這,荀彧頓了一頓,又道:“丞相請注意,彧說的是陶賊如果中計,陶賊太過奸詐,賈詡也不是什麼善於之輩,彧這一計能否成功,其實並無把握。”

如果換成了是對別人用這條計策,曹老大肯定是連眼皮都不眨的就答應了,但是一想到這條計策是要用在比狐狸還奸猾三分的陶副主任身上,曹老大卻又遲疑著不敢拍板了。倒是郭嘉盤算了許久後,忽然開口說道:“丞相,嘉認為不妨一試,一是此計即便被陶賊識破而失敗,我軍也不過損失一名心腹死士;二是陶賊即便將計就計,反過來設下陷阱伏擊我軍,我軍也不用怕,畢竟陶賊隊伍是遠道而來,對地形遠不如我軍熟悉,即便佈置伏兵,也未必能瞞過我軍的眼睛。”

“奉孝先生言之有理。”荀攸贊同道:“雖然小人軍拼命劫殺我軍斥候,我軍對陶賊隊伍的一舉一動無法瞭如指掌,但陶賊想要在十里外的徐州營中搞什麼大花樣,也不可能不露出一些蛛絲馬跡,我軍完全可以憑藉這些蛛絲馬跡判斷陶賊動向,及時察覺危險。”

曹老大緩緩點頭,道:“那就試上一試吧,失敗也幾乎沒有什麼損失,陶賊想要將計就計,我軍也只要不中計就行。諸公不妨集思廣益,討論分析一下文若先生這條妙計的細節,盡一切可能誘使陶賊中計。”

眾謀士一起唱諾,曹老大盤算了一下,又吩咐道:“對了,交代給曹休,讓他負責的斥候細作,給我留心一下徐州賊軍的大食與小食時間,我要知道徐州賊軍接下來的幾天裡,早上什麼時候吃大食,傍晚什麼時候吃小食,越準確越好。”

“主公查此作甚?”程昱驚訝問道。

“不要問,將來你們會明白。”曹老大答道。

注:先秦兩漢時代受生產力與生產技術限制,古人都是一日兩餐,早飯稱為大食,又叫朝食或者饔,是現做現吃的主餐,晚飯稱為小食,又叫輔食或者飱,是指上午吃剩下的飯食,嚴守吃飯時間,所以《論語》中有不時不食的話。軍隊中也是如此,項羽有一次提前讓軍隊吃飯,就被司馬遷記進了《史記》中。

當然了,也有權貴例外,漢律明確規定天子一日四餐,諸侯一日三餐,百姓一日兩餐,淮南王劉安因為謀反被叛處流放,聖旨上就專門寫明,減劉安的一日三餐為兩餐。(未完待續。手機使用者請到閱讀。)

第三百零八章 二奸爭鋒(上)

荀彧所獻的調虎離山計第一步雖然最好走也最安全,即便是被陶副主任識破也無礙大局,唯一的關鍵只是心腹死士的人選,必須足夠聰明,還必須足夠忠心,更必須得抱著必死之心去誘陶副主任分兵,三者缺一都不可,否則的話,曹軍接下來的後著不僅無從施展,還很可能要被奸險惡毒的陶副主任將計就計,反過來重創冒險出戰的曹軍隊伍。

還好,這樣的人在別人的隊伍裡恐怕難找,但是在曹老大的隊伍裡卻到處都是,曹老大召來了幾個心腹重臣的子侄和曹族晚輩,剛說了自己要派人出城讓徐州軍隊擒拿,立即就有不少人心領神會,曹老大的養子曹真也馬上站了出來毛遂自薦,抱拳拱手說道:“父親,孩兒願往。”

見竟然是養子曹真第一個站出來請命前去送死,曹老大不僅沒有為有這樣的兒子而驕傲,還破天荒的有些心中不忍,稍一遲疑間,典韋之子典滿、曹老大的族侄曹遵、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