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適應,但時間一長,應該就不成問題。”
申時行這話說的沒錯,只要給地,絕對有想去的人。適不適應當地氣候,跟地一比,那都不重要。
朱翊鈞點點頭,“內閣和戶部向這幾個受災的省份行文,”剛說完,朱翊鈞又換了意思。
“也不僅僅是這幾個受災的省份,其他省份也一樣,有願意前去澎湖以及東番的,儘可以前去。”
“當地官府將有意向的百姓登記造冊,派人統一送去福建,再由福建水師派船送他們前去。”
申時行領旨道:“臣遵旨。”
“東番那麼大一個島,與陸地隔海相望,距離不算遠,沿海各地應該有很多人到過東番島吧?”朱翊鈞問道。
“回稟皇上,出海謀生的人有很多,不說到過東番島,僅福建派人勘察後,就發現島上有不少我大明的百姓居住。”
朱翊鈞又問,“大概有多少百姓在島上居住?”
申時行遲疑了一下,“回稟皇上,準確數字還要派人詳細清查後,才能確定。”
朱翊鈞望向申時行,言語停了片刻,“我大明現在有多少人口?”
“回稟皇上,約有六千萬。”
朱翊鈞接著又問,“洪武年間,我大明有多少人口?”
“約有六千萬。”申時行覺得自己說這話時都沒有底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二百餘年,我大明朝就沒有滋生新的人口?”朱翊鈞發出靈魂一問。
申時行啞住了。
大明朝的人口是筆糊塗賬,除了朱元璋下大力氣清查過人口,餘下的時間,都是你糊弄我,我糊弄你,反正大明朝的人口就是六千萬。
二百多年了,一直就是六千萬這個數字,就連身為內閣首輔的申時行,也拿不準大明朝究竟有多少人口。
但賬面上的人口就是六千萬,他也只能這麼回答。
如今皇帝發問,二百多年的時間,大明朝的人口就一點沒漲?他自然也回答不出個子醜寅卯來。
不過,申時行身為內閣首輔,政治嗅覺極為敏銳,他明白,皇帝這麼問,是動了清查人口的心思。
可不管皇帝有沒有動清查人口的心思,他身為內閣,關於人口增長的問題答不上來,就是失職。
申時行也只得跪倒請罪,“臣有罪。”
其餘三位也跪倒,“臣等有罪。”
朱翊鈞也知道,這事怨不得他們,也就沒有怪罪,“都起來吧。”
“謝皇上。”
朱翊鈞沉默少頃,“據萬曆六年統計,我大明朝共有一千零六十二萬一千四百三十六戶,人口六千零六十九萬兩千八百五十六。”
“張閣老,會計錄是你在戶部尚書任上修訂的,這兩個數字朕沒有說錯吧?”
張學顏立刻回道:“聖明不過皇上,這兩個數字並沒有錯誤。”
“這兩個都是萬曆六年的數字,這都過去十年了,讓各地重新清查一遍。”
朱翊鈞也沒有真的打算一遍就能把隱匿的人口清查出來,下面該糊弄還是糊弄。
人口黃冊牽涉到的東西太多了,沒人願意去動。
明太祖朱元璋制定的人口、田地制度,是很詳細很完善的。但隨著洪武大帝的離世,事情的發展就偏離了原本的軌道。
糊弄就糊弄吧,做事不能太急功近利,慢慢來嘛,這次權當是敲打敲打下面的人。
至於攤丁入畝,現在還不到時候。人口黃冊這一條線上牽扯到的人太多了,從朝堂到民間都有。
若是重新修訂人口黃冊這件事那麼容易,大明朝的其他皇帝早就動手了,也不會拖到現在。
朱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