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部分

風險的人請退出會議。

會場靜悄悄的,與會的六十餘人穩穩地坐在原處,無人左顧右盼,沒人膽怯畏縮,全都一副義無返顧的神態。

稍頃,已被生活逼到山窮水盡的移民“頭家”們紛紛表態:“鬧吧!老王,不鬧,留在這裡受窮受煎熬不說,把後代的路都堵死了。鬧,大不過背繩(被抓被判刑)!鬧成了,我們的後代就有出路了……”

王福義大受鼓舞,當天晚上,又同剛趕到馬湖的劉懷榮、陳文山等人詳細研究統一了返庫的諸般事宜。總結過去力量分散,小打小鬧而導致返庫屢屢失敗的原因後,劉懷榮等“司令”確定了“同時返庫,統一行動,上訪與返庫相結合”的策略,商定了一旦返庫,就各縣回各縣移民前種地的返庫地點,並擬出了“寧作庫區鬼,不當安置區人”,“我們要種地,我們要吃飯”“種地無罪,返庫有理”等口號。返庫的時間沒能具體確定,大家的一致意見是:等把所有移民動員起來後再另定時間。

雖確定了統一抗爭的返庫策略,但在是以上訪為主、帶動返庫,還是以返庫為主、帶動上訪及是否可與政府幹部合作的問題上出現了分歧。劉懷榮和苗福群的人(苗本人未參會)“不願意與那些日哄人的幹部打交道,也不想同他們對話。要鬧就鬧個針鋒相對,決不妥協,直鬧到他們同意返庫為止”。王福義、陳文山則主張:“移民不能拿政府幹部作對頭。我們鬧這麼多年,一不奪權,二不反黨,只不過是要種地,要土地,要返庫。既然是這個目的,最後還是要政府解決才行。”王福義還在會上講了句他曾在多種場合下講過的一句“名言”:“共產黨把國民黨幾百萬軍隊都打到臺灣去了,還把咱移民沒辦法?”

會後,苗福群、劉懷榮一直不認可王福義、陳文山的觀點,陳文山“與政府配合”的主張更在劉懷榮的心頭留下了懷疑的陰影。二十九年後,回憶到馬湖會議和後來的多次返庫時,劉懷榮仍懷疑“當地政府肯定給陳老頭和王福義他們承諾過什麼。我們鬧返庫是爭取自己的權益,我們每個移民從骨子裡就不會反黨反政府,我們只是不願同當地那些不執行上級移民政策、欺壓移民的人合作,可他老給我們扣反政府的帽子。”

正是這種懷疑和分歧給馬湖會議蒙上了陰影,會議最後不歡而散。

不太成功的馬湖會議卻使劉懷榮在移民中成功地當了一回“司令”。他得意地給記者回憶說,“馬湖會議,王福義、嚴樹德等人都稱我頭家。當天晚上,移民代表紛紛要求我講渭南縣的返庫經驗,我坐在中間的藤椅上講了三個多小時,大家坐四周,聽得很認真,會一直開到凌晨四點。兩百多移民圍在會場外一直不肯離開,後來,乾脆跑到會場問我,頭家,返庫究竟能不能搞成?我告訴他們,只要大家齊心,我們就一定能回到老家去……”

19、敗走沙苑灘

經過一年多的串聯和準備,1981年春播時節,又一次返庫風暴在渭北高原降臨了。

渭南移民志載:1981年4月上旬,隨著國家落實有關政策,蒲城、澄城、合陽、白水、富平5縣移民,秘密自發成立“移民返庫總指揮部”,該指揮部組織較大規模的返庫,人數2000餘人(據參與的移民回憶,返庫的移民至少有5000多人),在庫區搶種土地4000多畝。搭設庵棚,砍伐樹木無數。

對這一次返庫,李孝玉至今仍記憶猶新:返庫的場面非常壯觀,“移民返庫總指揮部”的大旗在前開道,一隊護旗的青壯年圍在大旗周圍,王福義等頭領緊隨其後。5個縣的數千移民拉著架子車,扛著農具,趕著牛車從不同方向趕來,匯合成浩浩蕩蕩的隊伍直奔庫區,直奔朝邑灘和沙苑灘。到達後,大家或砍樹搭庵棚,或搶佔農場的倉庫、辦公室,連農場的拖拉機房、養豬場也成了移民們的棲身場所。安營紮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