幷州腹地。馬邑雖然是一座邊關城市,但卻沒有雁門關雄峻,有了雁門關晉軍就能依託此關抵抗來自北方的威脅。
“諸位,我軍剛剛打下馬邑,想必這個時候各地胡人還沒反應過來。本將打算趁此機會拿下雁門雄關,雁門關它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雁門山群峰挺拔、地勢險要,是抵禦北方遊牧民族南侵的天塹。其險要形勢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是歷朝歷代鎮守邊關的咽喉,在我們缺乏重武器的情況下,如何儘快的拿下雁門關將事關今後的作戰部署。”
剛收復了馬邑,張方就召集眾將準備部署奪取雁門關的計劃,只要拿下雁門關張方所部就能暫時佔據了主動,畢竟他們屬於在敵後作戰,若沒有可依持的雄關險隘,在胡人大軍的圍剿下恐怕也逃脫不了覆滅的結局。
“面對此雄關,不知大人有何妙計?”
“嗯,本將打算從騎兵中挑選一部分精銳,再配合一部分匈奴俘虜,再次奔襲雁門。”說到這兒張方眼中射出一道精光,自從單獨領兵渡河之後。張方就感覺周身的血液再次燃燒起來。
這一次出征與以往大不相同,他不必考慮其他問題。只需專注於戰事就行,這讓張方在謀略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體現,無論是巧計渡黃河,還是計賺馬邑基本上沒有損失多少兵力,這也讓他在部隊中的威信不斷的高漲。
拿下馬邑後的第二天傍晚,在雁門關城外,一支大約二千人穿著匈奴人兵甲的隊伍,騎馬奔到雁門關下。看上去這支匈奴騎兵馬隊伍有些凌亂,個個都是喘著大氣,兵甲不齊。
駐守在雁門關的匈奴騎兵,看到有騎兵靠近,立馬喝令這支人馬停下。之後,城下的匈奴騎兵人馬中跑出數名穿著軍官服的匈奴人,用一口流利的匈奴語。急躁地與城門上的匈奴人在交談。
大致的意思是說,他們是馬邑的守軍,馬邑城破之後,他們逃過了晉軍的追殺,費勁千辛萬苦才逃到這裡。這幫人沒地方可去,再加上雁門郡西北部被漢人佔領。他們只好南下雁門。
關上守將聽其匈奴話流利,又說得頭頭是道,再加上有幾個確實就是匈奴將領,可惜他並不知道這幾個傢伙不過是晉軍的俘虜罷了。當下守將去了疑惑,立即下令士卒開啟城門。二千匈奴人馬緩緩地走入雁門關。
其中這批人馬中。有一八尺威武大漢,相貌堂堂。一雙黑漆漆的眼珠凌然有神,他正混在騎兵隊伍中慢慢走近雁門關,待隊伍盡數進入關後,城中守將下來迎接,說著一些聽不明的胡語。
正在這時,大漢猛然發力,抽出腰間橫刀不顧一切地衝向雁門關守將,匈奴將領還未來得及反應,便被其一刀砍落頭顱。鮮血飛揚,隨著大漢的忽然發作,這剛進修都城的二千匈奴假兵,立即動起手來,三下五除二就把守在關門周圍的幾百匈奴人砍殺殆盡。
這大漢正是張方麾下的先鋒官,當初計賺馬邑的李都尉。二千匈奴假兵乃是晉軍精騎所扮,剛才在城下喊話人,是張方從俘虜找的匈奴人。原先張方在收復馬邑的交鋒中,俘虜不少匈奴人。又繳獲了不少匈奴儀仗兵服,正好足夠這批人馬裝備。
“點燃火堆,開啟城門,讓大隊人馬進關。”
李都尉拿下雁門關後立即朗聲大喝,立刻有兩名晉軍開啟了城門,不遠處張方領著一萬左右的晉軍主力,正埋伏三十里外,焦急地等待前鋒的訊號。突然雁門關方向跑來一斥候,只見他跑到張方面前,滾落馬鞍,伏地拜道:“啟稟大人,前鋒已拿下雁門,請大人趕緊入關!”
“好!眾將聽令,大軍立即入關!”很快張方領著主力來到了雁門關,此時雁門關大門大開,一萬晉軍迅速衝進了雁門關,如此這座北方雄關算是落入到晉軍手中。
而此時這個時候,關內的匈奴人還沒有徹底弄清情況,李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