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正領著部下大肆砍殺關內拒絕投降的匈奴人。整個雁門關一片混亂。
張方主力一到立即加入到圍剿匈奴人的行列,自從知道了幷州漢人的悲慘境地後。張方統領的晉軍對於匈奴人可是滿肚子的仇恨和怒火,面對負隅頑抗的匈奴人,晉軍根本沒有一絲留情客氣,殺得是那一個天翻地覆,血流成河,整個雁門關內都是匈奴人悽慘的喊叫聲。
這時,在雁門關內被匈奴人壓迫折磨許久的漢民,見王師入城廝殺,原本早已欲要反抗的心思被無限擴大,也加入了晉軍的行列,拿起鋤頭、鐮刀、菜刀等等武器,紛紛出了家門去與匈奴人展開廝殺。
隨著晉軍主力加入,匈奴守軍的數量正不斷快速減少,匈奴人的抵抗也越來越弱小。但是匈奴人的災難並沒有結束,曾經被欺壓被迫害的漢民在晉軍的公開支援下,對關內的匈奴人展開了瘋狂的報復。
這些漢民與胡人有著血海深仇,他們當中,許多的親人被羌胡人殺害,或是擄到羌胡境內做奴隸,或是被其姦淫。他們對胡人的仇恨絕對是無法用言語來描述,因此無論對方做出什麼樣的報復舉動都得到晉軍的有力支援,晉軍就是他們伸張正義的後盾。
一個時辰後,雁門關內再無一活著匈奴人,就算如此仍然還有一些漢民眼睛冒著綠光,還在城中四處的尋找,看看有無漏網之魚。
面對這種情況張方並沒有阻止,這些年幷州漢民被胡人壓抑已久,他們需要發洩一下心中的仇恨。直到雁門關內再也找不到一個匈奴人,那些衣衫襤褸的漢民才停了下來,一些人跪在當街上嚎啕大哭,不少晉軍士兵看到這一點也抽泣不已。
張方也是默默地看著,心靈受到極大的震撼。話說張方也是寒門出身,當初也沒少受世家大族的壓迫,他非常理解底層百姓的苦楚。然而張方雖然出身底層,但以前他並不憐憫底層人,這也是他的軍隊被稱為野獸軍的主要原因。
自從投降了朝廷之後,張方在長安軍官學堂進修期間,接受了最新的軍事思想教育,同時皇帝司馬遹倡導的親民建軍思想也極大的影響了張方。只是以前張方一直都不能深刻領會其中的奧妙,但剛才那一幕讓張方徹底領悟了,到了這個時候他才知道以前的做法有多愚蠢。
漢民哭了許久,情緒漸漸穩定下來,當他們得知王師開始北伐幷州的訊息後,無不興奮已成。他們這些年早就受夠了胡人作孽,如今終於迎來了王師,怎能不高興萬分?不少漢民開始主動幫助起晉軍。
奪下雁門關之後,整個幷州西北部徹底被晉軍掌握,張方南依雁門關被靠馬邑終於了戰略縱深,這次無論是北方鮮卑來攻還是南邊匈奴人來犯,他也有信心守住。再者說,如今黃河天險已被晉軍收復,西岸各種軍事物資正源源不斷的運往馬邑和雁門。
數日後,剛剛接到馬邑丟失還未來得及做出反應的劉和又接到了雁門丟失的訊息,這一次劉和算是徹底麻爪了。面對危機本身能力不是很強的劉和除了一邊向晉陽求援外,只能謹守關隘,而不管主動出擊。
“舅舅,我們接下來該怎麼辦?”劉和麵帶惶急之色望著自己的舅舅呼延攸,他現在已經沒有了任何辦法,只能指望呼延攸了。
“殿下莫急,只要我們守住廣武,雁門郡南部就丟不了。而且大汗已經派了麻秋和劉欽二位將軍前來支援,等他們到了之後我們再從長計議不遲!”呼延攸也沒料到晉軍的攻勢如此猛,短短几天的時間就席捲整個幷州西北部。
“唉,這一次恐怕本宮逃不了被父汗懲處了!”一想起自己的父親劉和心頭一暗,他本來就不受劉淵重視,若非劉淵為了拉攏漢人士子,他劉和也許就做不上漢國太子的位置。
劉和的抱怨讓呼延攸和太子的兩個心腹之人劉銳與劉乘也蒙上一層陰影,要知道他們三人的利益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