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也覺得沒必要向女兒解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是舊社會的東西,當不得真的,他不想女兒受到什麼束縛。只是,他實在太忙,忘了弄清楚另一件事。

既然阮梅和阮明不是為了婚約而來,那麼,又是為何而來?。 最好的txt下載網

四 詭譎的政局

1968年,從中央到地方,中國政局可以用詭譎來形容。

文。革的起因很簡單,但過程極其複雜。現在有人一提到文。革武鬥,便認為是“紅衛兵”“造反派”的惡行,是少數壞人的陰謀。其實不完全正確。

有一點不容否認,文。革的最高指揮者是“中央文。革領導小組”,一個文人集團。而文人集團的對立面,是軍人集團。那些大大小小的群眾派別組織,山頭林立,名目眾多,實際上大體可劃歸兩個集團。不管怎麼說,當時中國每個省,每個城市,都分裂成兩派或更多派,都是勢不兩立你死我活的架勢。

比如上海的“工總司”和“聯司”。兩派在1967年的生死大戰堪稱武鬥早期經典。

還有武漢的“百萬雄師”和“鋼工總”。兩派的大規模衝突使得微服私訪的毛主席以為發生兵變,從武漢匆忙避去上海。

毛主席認為文化。大革命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幾年後,毛主席接見美國記者斯諾,就是當年寫《西行漫記》的那個斯諾,把文化。大革命說成“全面內戰”。

“到處打,分兩派,每一個工廠分兩派,每一個學校分兩派,每一個省分兩派,每一個縣分兩派。”

“後頭就發展到打仗了,開始用長矛,後頭用步槍、迫擊炮。所以那個時候外國人講中國大亂,不是假的,是真的,武鬥。”

他還沒有說完全。還有一家人分兩派的。有些家庭,幾個人是這一派的,幾個人是那一派的。在家是一家人,一起吃飯睡覺,出門則是敵人,子彈不長眼,刺刀要見紅的。

武鬥雖打得激烈,卻與戰爭有別,開戰停戰一般都有固定時間,更像是上班。武鬥是集體作戰,不是單打獨鬥,分散就打不起來。放下武器回家路上,兩個敵對派別的人相遇,要麼裝做沒看見,要麼像魯迅先生小說裡阿Q與小D那樣僅僅“怒目而視”。雖然彼時刀槍相向,但此時已經告一段落,生死相搏的事是斷斷不會發生的。

沒有人能預測明天會怎麼樣。在那時,政治風向每天每時每刻都在變。必須不間斷收聽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才能避免與中央的指示背離。

清晨從《東方紅》“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開始,晚上到《國際歌》“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結束。相悖的歌曲,隱含著不為大眾所知的深意。

而在當時,中央也在分裂,來自中央的聲音不止一個,也是造成民眾產生不同派別的原因之一。

一天不聽收音機就不行。有個非常著名的作曲家叫李劫夫,寫過《歌唱二小放牛郎》、《我們走在大路上》等歌。文。革中還寫了大量語錄歌,詩詞歌,在中央領導面前也很吃得開。各種各樣的《毛主席語錄歌》恐怕是音樂史上最艱難的譜曲工作。《語錄》既無韻律、節奏,又無詩意可言,有的句子全是政治語彙而且又長,比如:“什麼人站在革命人民方面,他就是革命派,什麼人站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方面,他就是反革命派。什麼人只是口頭上站在革命人民方面而在行動上則另是一樣,他就是一個口頭革命派……”給那些語錄譜曲,真是談何容易。還有人將《老三篇》也譜成歌曲來傳唱,更是令人佩服得五體投地。1971年9月,劫夫偷聽蒙古電臺,得知有一架中國飛機在蒙古墜毀,機上檔案披露說中國高層出事了。而到國慶那天,劫夫看到北京沒有像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