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胸中,開不得口。老尼姑答道:“公子大駕光臨,意外之至,實乃三生有幸。承蒙不吝賜教,我等受益匪淺!”源氏公子直接說道:“聞尊處有一小孩,自小喪母。小生願代為撫育,不知能否蒙得惠許?小生不幸幼失慈母,孤苦伶仃,難以言述。因我倆同病相憐,正合大生良伴。今日得見尊顏,實機緣難得。因此冒昧剖誠。”老尼姑答道:“公子如此展等,有此念頭,老身感激不盡。惟恐傳聞失實,令公子失望。雖有一無母之兒,與老村一起艱辛度日。但她年紀尚幼,不曉世事。公子氣度寬宏,對此亦絕難容忍。因此難以奉命。”故有此言。源氏公子說道:“所育種種,小生皆已詳悉,師姑不必多虛。小生惜戀小姐,用心切切,務求察鑑。”老尼姑原以為公子尚不知情,二人年齡甚不相稱,遂沉默不語。而公子呢,見老尼姑並不為之所動,而增都又將到來。只得告退,說道:“小生即已陳明心事,以後再議吧。”便回到室內。
天將破曉之時,佛堂裡傳出“法華仔法”的朗誦聲,夾雜著瀑布和山風的吼叫聲,這深山寺宇一派肅穆之色。僧都一到,源氏公子便賦詩道:
“山風浩蕩驚夢人,瀑布聲聲催淚流。”
這僧都是何等雅緻之人,隨即答詩道:
“君聞風水頻垂淚,我老山林不動想來是久聞不驚吧療此時天色微明,東邊霞光冉冉,縮麗動人。林中山鳥爭鳴,野禽亂叫。本名的草木花卉,漫山遍野,五彩斑瀾,美若錦緞。其間有康鹿遊曳,或行或立。源氏公子觀得如此奇景,心中大悅,煩惱也隨即煙消雲散。山上寺裡那老增年邁體衰,行動不便,但也不辭辛勞,下山來為公子作護身祈禱。他念陀羅尼經文的嘶啞聲音,從稀疏的齒縫裡漏出,聽起來卻甚為微妙而莊嚴。
公子準備下山返京了,宮中也派來使者迎接公子。臨行之前,僧都蒐集許多果物,羅致種種珍品,皆俗世所無,為公子餞行。他說道:“貧增因曾立誓言,年內不出此山,因此恕不能遠送。此次公子來去匆忙,反倒讓人生出不少遺憾。”便舉杯敬酒。公子答謝道:“留連山水之間,我也不捨離去。無奈父是掛念,不便久留。山櫻未謝時,定當復來拜訪。即吟詩道:
住山美景告官人,櫻花開時邀重來。”公子氣度優雅,聲音清朗無比,見者皆神往。這僧都答詩:“只盼伏曇花,平常櫻花何足賞。”源氏公子對憎都笑道:“這優曇花三千年才開一次,難得一見吧。”同時賞酒與山上的老增。這老憎感激不盡,幾乎流下淚來,為公子吟道:“松底巖頁個方啟,平生初次識英姿。”最後老僧為答謝,贈獻公子金剛待一具,為護身之用。僧都則按自己的身份,奉贈公子一串金剛子數珠,裝在一隻中國式盒子裡,外面套著給有五葉松枝的樓空花紋袋。此乃百濟之物,為聖德太子所賜。另又奉贈藥品種種,均裝在紅青色的琉璃瓶中,瓶上用藤花枝和櫻花枝作為飾物,十分受看。
源氏公子派人從京中取來諸種珍貴物品,上至老增,下至誦經法師,各有賞賜。連人夫童僕也不例外。僧都趁正在誦經禮佛,眾人準備回駕之時,人得內室,將源氏公子昨夜所託之事具告老尼姑。老尼姑說道:“如果公子真有心於她,過四五年再說不遲。眼下不易草率。”公子得僧都回復,心中不悅,作詩一首送與老尼姑道:
“花貌隱約因是夜,遊雲今朝不忍歸。”老尼姑答詩道:
“心憐花客語真否?應識遊雲變幻無?”隨意揮灑,趣味卻高雅之至。
源氏公子正欲起駕回京,左大臣家諸公子及眾人趕到。他們吵嚷道:“公子未與我等言明行蹤,原來隱行於此!”其中頭中將及左**等人,與公子平素異常親近,此時噴怪公子道:“獨自尋了這等好去處,也木相約共賞,未免太無情吧廣源氏公子道:“此間花色甚美,不妨就此稍稍小想,也不負這良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