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截止,而符籙不止。
「很奇妙,不是嗎?」紅袖招終於抬起了頭。
很明顯,這些照片分散了她的注意力,剛剛在聞長老、冰兒那裡受到的挫敗已經暫時放在一邊。
「你知道這是什麼東西?」我問。
她緩緩地點了點頭,把手機遞還給我。
我倒吸了一口涼氣,意識到自己沒有隨著冰兒離去是做對了。
離開或者留下是二選一的問題,如果我選錯了,就會距離正確道路越來越遠。幸好,我選擇了留下,而紅袖招也果然沒有辜負我。
「那是什麼?」我問。
「那是——吾皇瘦金體手諭符籙。」她回答。
這個答案讓我一時間摸不著頭腦,但我隨即想到,紅袖招曾經用「癔症之術」帶我遊歷古都汴梁,而那汴梁城中深宮之內住著的,正是瘦金體書法的發明者,即她說的「吾皇」。
史書記載,汴梁君主通道,也痴迷於符籙之術,所以這一連串的線索補綴起來,就變成了紅袖招那句話的正確解釋。
古代帝王只有在非常時期、非常情況下才會使用手諭,以此來代替正式的詔書。於是,我由此也印證了自己之前的想法,符籙必定是因為某種特殊目的而留於地底的。
「你能讀懂意思,對不對?」我滿懷希望地問。
紅袖招沒有立即回答,而是用右手食指在左掌的掌心裡劃來劃去。
我靜靜等待,對她無比信任,充滿希望。
「所有符籙是由一百零八個字組成,通道內共有四行符籙,則每一行符籙用掉了四分之一,即二十七個字。為了清晰表達,我們可以把這些字比喻為一百零八個人,分為四隊之後,每一隊有二十七人。然後,這二十七人不斷變換排列組合,直到窮盡所有變化。那是一個數學排列學上的天文數字,但書寫符籙的人卻有著無比寬廣的心胸、算無遺策的遠大智慧,所以四行一起書寫,沒有半點錯誤。在道家的符籙文化中,每個字甚至於每個筆畫的增減,都會讓這道符的意義產生天壤之別。我讀懂了這些字,字面意思是——『封印所有,怨氣塞胸,不死不休,永不超生。天絕地棄,神鬼共嫌,虛空之間,容身千年』。你聽懂了嗎?這是一組封印符,其目的是將一大群人封禁在此,窮其輪迴永生,也不允許他們走出通道一步。」紅袖招慢慢地解釋。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