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部分

對死者的敬意,緬懷這個曾在人世閃爍然後逝去的生命。但與此同時,它也是一種挑戰,是向上帝或群星揮舞的拳頭”。但“訃告表現對死者的敬意”這句話不能一概而論,因為訃告寫的也有可能是一位獨裁者或者大毒梟。

讀訃告的另一個好處是能瞭解到很多知識,這也是訃告作者面臨的最大的挑戰,“每一天都要迅速成為某個人或某一領域的專家,從海底製圖、汽車史、集郵,到內分泌學”。會被寫入訃告的人好多都是影響了我們的生活的人,是某一種事物的先驅:貓沙的發明者(使貓進入了更多人的家庭)、卡車司機民謠先驅、海浪音樂先驅,還有口蹄疫防治先驅、冷凍蔬菜先驅。“先驅看多了之後,看到某人訃告中只說此君將新鮮出爐的爆米花引進劇院,總感到不對勁兒,覺得未免太輕描淡寫了。”

外人都對預先準備的訃告比較感興趣,有些訃告甚至會註明其作者已經去世多年了。《紐約時報》就預先為1200多位大名鼎鼎的男人或是女人準備了訃告,他們在其中佔據一席之地的原因是年齡、疾病或者所從事的高風險職業,如美國總統。但瑪裡琳說:“我一直不大喜歡那種為大人物提前寫就的長篇訃告,其文風顯得沒有生氣,成噸的資訊,硬生塞進呆滯死板的套子裡。它們跟出自常設訃告作者之手的文章太不一樣了。常設作者寫的是不那麼有名的人,或是突然死掉的名人。這種搶在截稿前幾分鐘完成的作品如水銀瀉地,靈活流動,變化多端。常設作者必須緊盯死者,尤其是猝死者,那種壓力以及隨之而來的濃縮之感猶如電流一般充斥全篇。這是一個活著的人在死者的亡靈飄逝而去時極力抓住一縷幽魂。”

《經濟學家》雜誌卻幾乎沒有預置的存貨,大概只有4份。該刊編輯無奈地說:“有的作者說,事情發生後,才知道該寫些什麼。我一直想讓政治版的編輯提前寫寫瑪格麗特?撒切爾,可那個編輯就是不幹。”

《經濟學家》曾經有一篇訃告寫一個古巴最長壽的人,《紐約時報》的訃告寫作的規矩之一卻是,避免在訃告中宣稱某人是“全日本年齡最長者”、是“最後的內戰###”或“某電視劇諸位演員中最晚辭世的”,只要涉及“最”這個字,統統被認為不吉利,有失實的危險。但是他們也免不了說某人是“在揚基體育館兜售貨物時間最久的小販”和世界級的跳蚤研究專家。

由於整本書的形式是對個人經歷的記述,跟英國數位訃告編輯的會面、跟《紐約太陽報》的訃告編輯一起參加阿瑟?米勒的葬禮等等,沒能論及訃告編輯的所有環節。對此2006年9月《紐約時報》訃告版編輯的答讀者問是一個很好的補充。瑪裡琳說,英國報紙往往對逝者的死因一筆帶過,英國人私下裡認為,美國佬對醫學細節的熱衷讓他們覺得噁心。如果倫敦報紙提到死因,它們喜歡採用的方式是自然流露。該報編輯說,英國報紙不提死因是出於禮貌和尊重當事人的隱私,而美國人已經不太忌諱這個了。“我們總是忍不住想說某人是老死的,但是一位醫生跟我們說,沒誰是老死的。我們要麼死於癌症,要麼死於腎衰竭。人人都是死於某種原因,這沒什麼好害臊的。”

報紙偶爾會讓大活人成為訃告的主角。2003年12月《紐約時報》發了一個更正宣告:“本版昨日刊載的一則訃告所報道的舞蹈演員凱瑟琳?塞格瓦之死不確”(她差不多兩年後才去世)。1938年,《每日電訊報》就曾錯誤地刊發了科奇?胡特普太太的訃告,令該報編輯引以為豪的是,此後50年,所有寄給她的賬單統統都被她寄回發件人,上面寫著“此人已死”。

奢侈品的民主化

美國《新聞週刊》駐巴黎記者達娜?托馬斯寫了一本書,名叫《奢華:奢侈品是怎樣失去其光澤的》(Deluxe: How Luxury Lost Its 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