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口了。
“皇上的一片苦心,都是為了天下蒼生,臣欽佩之至,臣以為,後金的皇太極一日不到京城,朝廷就一日不能夠放鬆,後金韃子歷來都是背信棄義的,蠻夷的話語,不是很可信,故而臣的建議,蘇大人暫時不要回到京城,若是遼東徹底安穩下來了,皇上可召蘇大人回到京城。”
楊嗣昌身為內閣首輔,想到的還是大明的天下,若是後金韃子不願意執行協議,出爾反爾,恐怕征伐在短時間之內,就會展開的,真要蘇天成回到京城,放鬆警惕,遭遇了後金韃子的突然襲擊,出現不可預料的敗局,責任還是內閣來承擔。
楊嗣昌開口之後,其餘人都沒有說話,誰都明白,楊嗣昌沒有同意皇上的建議,這是在養心殿,如此明目張膽的反對皇上的建議,不是什麼明智的事情。
朱由檢的神色不是很好看了。
大力提高了皇權之後,朱由檢的脾氣也見長了,對於那些不符合自身意見的建議,不是很耐心的接受,而且內心不安寧的感覺,也愈發的濃厚了。
見到其餘大臣都沒有開口說話,朱由檢明顯不高興了。
“好了,朕知道了,今日就這樣吧,內閣議一下,看看如何的督促後金履行協議。”
離開養心殿,楊嗣昌馬上找到了朱審烜。
“晉王殿下,本官今日的話語,說的有些直接,還請晉王殿下勸說皇上,如今還不是放鬆的時刻啊,談判歷時大半年的時間,這麼長的時間之內,後金完全可以做出來一些姿態,表示談判的誠意,可本官沒有看見,相反,江寧營征伐草原的時候,皇太極派出了重兵,到草原去廝殺,本官不敢完全斷定,可感覺到,後金是沒有誠意的。”
朱審烜非常的為難,感覺被夾在了中間,他不好直接反對皇上的建議,也的確感覺到,皇上的認識過於的樂觀了,僅僅憑著談判簽署的協議,就能夠要求停止兵戈,若是這樣,後金韃子的騷擾,豈不是早就被平息下來了。
“大人,下官也是這樣的認識啊,只不過這簽署了協議,皇上是講信義的,由此認為後金也一定會按照協議辦事情的,皇上只不過是提出來了建議,如何的實施,大人與下官還是可以坐下來商討的。”
“晉王殿下,本官可不是這樣看的,這樣的風聲,絲毫不能夠表現出來,朝中有些大人,一直都認為,後金韃子臣服了,皇太極俯首稱臣了,從此我大明就安寧了,如今皇上亦有這等的認識了,豈不是會有很多人,上奏摺,真的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對遼東的影響是很大的,有些話,本官不好說啊。”
朱審烜看了看楊嗣昌,欲言又止,他何嘗不明白,要是後金的皇太極透過這次的談判,讓大明放鬆了警惕,那就說明皇太極預測到了大明朝廷內部的矛盾,巧妙的利用了這樣的矛盾,談判是最為高明的計謀了,士氣可鼓不可洩,一旦朝廷上下都放鬆了警惕,說不定就是大禍臨頭的時候了。
看見朱審烜沒有馬上開口說話,楊嗣昌嘆了一口氣。
“本官的意見是不會改變的,不管怎麼說,就算是皇太極來到了京城,滿八旗沒有什麼動作,不能夠解散,本官還是不放心,滿八旗的驍勇,晉王殿下是知曉的,本官對這次的談判,根本就沒有抱什麼希望的。”
朱審烜不好評論,很快轉移了話題。
“大人,還是去見見濟爾哈朗吧,該說的話語需要說,濟爾哈朗明日就要離開了,是否執行協議,具體的日期,朝廷還需要強調一下。”
說到濟爾哈朗,楊嗣昌更加的鬱悶。
“晉王殿下,本官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的,自去年以來的談判,一直都是非常艱難的,濟爾哈朗提出來這樣那樣的要求,原則問題上面,根本就不願意讓步,本官可以理解,後金的實力還在,沒有遭遇到什麼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