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有鑑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的歷史價值,雖有瑕疵,卻也瑕不掩瑜。與司馬遷的《史記》,可並列為中國史學的兩大不朽鉅著,正所謂“史學兩司馬”。
南宋史學家王應麟評價說:“自有書契以來,未有如《通鑑》者。”
宋末元初胡三省評價此書:“為人君而不知《通鑑》,則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惡亂而不知防亂之術,為人臣而不知《通鑑》,則上無以事君,下無以治民,為人子而不知〈通鑑〉,則謀身必至於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後。《通鑑》不特記治亂之跡而已,至於禮樂、歷數、天文、地理、尤致其詳。讀者如飲河之鼠,各充其量而已。”
清代顧炎武也曾在《日知錄?著書之難》中高度評價《資治通鑑》和馬端臨的《文獻通考》,稱讚這兩部著作“皆以一生精力成之,遂為後世不可無之書。”
杜睿如今要剽竊的便是這部歷史鴻篇鉅著,雖然他的文學功底與司馬光不可同日而語,但畢竟有了後世的經驗教訓,以及眼光,卻也有自信將這部書當中的一些瑕疵抹去,使《資治通鑑》更加完美。
“從今日起,本少爺要閉關修煉了,沒有要緊事,誰也不要來打攪我!”
宣佈完這件大事,杜睿一轉身便進了書房,只剩下一眾人等大眼瞪小眼的看了半天,然後各自散去,忙自家的事情去了。
第五十二章 遣唐使
想要將《資治通鑑》這個大部頭寫完,絕非一朝一夕的功夫,杜睿雖然能將司馬光版的《資治通鑑》大部分都背出來,但是如果照抄的話,杜睿卻也不甘心,不提那些在後世引起過廣泛爭議的瑕疵,便是文中的一些修飾詞匯,杜睿便也不甚滿意,他要做的不是牽強附會,而是像呂不韋修《呂氏春秋》一般,逐字逐句進行推敲,論證,力爭將這部書儘可能完美的著成。。
杜睿首先要做的便是蒐集史料,而杜平原便成了他的助手,原本整潔的書房,短短几日便變得雜亂不堪,到處都是杜平原蒐集來的史書,文獻。
如今這書房,除卻杜睿與杜平原,和隨時侍候的寶釵,黛玉之外,便是李承乾來了,也不能隨意出入。
()好看的txt電子書
“承明!你這書房到是藏了什麼玄機,為何如今連孤也進不得了!?”
杜睿越是不讓進,李承乾便越是好奇,也不知道杜睿究竟在搞什麼鬼,忍了幾日,終究還是忍不住,問了出來。
杜睿賣了個關子,笑道:“此時尚不可說,到時殿下便知道了!”
李承乾見問不出來,也是百爪撓心,不過好在他知道杜睿的脾氣,只好不再問了。杜睿見狀,也不多說,便開始授課。
授完課,又到了說書的時間,杜雲蓮等人早在外面候著了,見杜睿招呼,便趕緊拿著各自準備好的小板凳,到了前廳坐好。
這回書說的是三藏法師奉了皇命,到西天取經,不過應有的改動自然是少不了的,如今方是大唐貞觀四年,玄奘和尚剛剛出發,還沒回來,而且玄奘還是偷渡出去的,見不得光,自然不能用在當今這個時代,所以杜睿便改動了一些,將發生在唐朝的事,改到了兩漢時期,雖然牽強附會,但《西遊記》本身就是神話故事,倒也說得通。。
一直講到三藏法師在兩界山遇虎,杜睿一拍醒木,便不再講了,像往常一樣收拾東西,杜雲蓮等人知道杜睿的脾氣,便是求也求不來更新,只好悻悻的去了,等著明日再來。
“承明!這佛家經義便是如此好,還需萬里迢迢去往天竺國去求?”這個問題在李承乾的心中已經憋了好長時間,如今忍不住問了出來。
杜睿聞言,笑道:“先秦時期,華夏有諸子百家,百家爭鳴,這佛家說起來,也不過算得上是外來的流派罷了,雖是起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