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9部分

元始虛皇天尊、太上玉晨大道君、太微天帝大道君、後聖玄元上道君、上相青童道君、上宰總真道君、小有清虛道君為‘上清經籙聖師七傳真系之譜‘。奉魏華存為開派祖師,‘嗣上清第一代太師‘。楊羲為第二代玄師,許穆為第三代真師,許翽為第四代宗師,馬朗、馬罕為第五、第六代宗師,陸修靜為第七代宗師,孫遊嶽為第八代宗師,陶弘景為第九代宗師。

上清派的開創人物均為士族出身,有較高的文化修養,和統治階級上層亦有聯絡,但東晉王朝對江南士族懷有戒心,因而仕途多不得志,而崇道入教。上清派多重於個人精、氣、神的修持法,不重符籙、齋醮和外丹、貶斥房中術,易為士大夫和統治階級所理解和接受,也正是該派能較快發展、壯大的重要原因。上清派的出現,反映了民間道教轉向士族道教發展的變化。後經陶弘景的闡揚,形成茅山宗之後,由於人才輩出,成為隋唐時期影響最大的道教派別。

龍門派是全真道分衍的支派之一。它承襲全真教法,處於道教衰落的明清時代。

該派尊全真七子之一的邱處機為祖師。尊邱處機弟子趙道堅為創派宗師。趙道堅(1163~1221),原名九古,祖籍檀州(今河北密雲),父任平涼府同知時,徙居平涼(今屬甘肅)。李志常《長春真人西遊記》載其事,《終南山祖庭仙真內傳》列有其傳。金大定十七年(1177)入道,十九年,師馬鈺於華亭(今屬甘肅)。二十年,馬鈺還終南,命其往龍門山師事邱處機,易名道堅。元太祖十四年(1219),處機應成吉思汗之詔赴西域,選趙道堅從行,為十八隨行弟子之一。途經一年餘,於1221年五月渡陸局河,七月越阿不罕山,十一月至賽蘭城。道堅謂尹志平曰:‘我隨師在宣德時,覺有長往之兆,頗倦行。後嘗蒙師訓,道人不以死生動心,不以苦樂介懷,所適無不可。今歸期將至,公等善事父師。‘①數日示疾而逝。邱處機命門弟子葬九古於東郭原上。觀上述趙道堅行誼及其所處的時代背景,他似無創立龍門派的行為和打算;而龍門派以之為宗主者,恐系出於依託。

後世龍門派道士為了證實趙道堅為該派建立人,卻另有一番描寫。《金蓋心燈》卷一《趙虛靜律師傳》曰:‘師姓趙,名道堅,號虛靜,南陽新野人。……聞七真演教,獨攜瓢笠,謁長春邱祖,誠敬精嚴執弟子禮。邱祖與語而奇之,曰:‘此元門柱石,天仙領袖也。他日續心燈,而流傳戒法者,必此子矣。‘遂侍祖遊燕闡教,……祖乃傳以清虛自然之秘,棲隱龍門者多載。復出侍祖於白雲觀,統大眾。師於至元庚辰(1280)正月望日,受初真戒、中極戒,如法行持,無漏妙德。

祖乃親傳心印,付衣缽,受天仙戒,贈偈四句,以為龍門派,計二十字。……師謹識之,未敢妄洩。是為第一代律師。……

修持凡三十年,功圓行滿,將示化,始以戒法口訣,於皇慶壬子年(1312),十月望日,鄭重其禮,親授河南道士張碧芝名德純。‘此傳本之王常月《缽鑑》,其文稍簡。將此傳與《長春真人西遊記》《祖庭仙真內傳》比較,除改變籍貫外,主要是略而不提趙道堅的真實經歷,而將其時代延後,著重敘寫他在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如何受邱處機傳三戒,付衣缽等事。意在標榜龍門派的建立是出於邱處機的旨意,他所選定的趙道堅是邱處機衣缽的繼承人,即龍門派的建立人。

但邱處機和趙道堅已分別於1227年和1221年逝世,怎會在此之後五十餘年發生傳授經戒、衣缽之事!而且即使他們在世時,因二人生當金末全真道尚處於發展初期,在那種歷史條件下,他們也不會有另創支派的企圖。因此《缽鑑》和《金蓋心燈》的上述傳記並無事實根據。

據《缽鑑》《金蓋心燈》等所記,趙道堅下傳第二代律師為張德純,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