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9部分

常月同輩的沈常敬一系,門庭亦盛。沈常敬門下有孫玉陽、黃赤陽,黃赤陽又從王常月受戒,合王、沈二系傳承於一。孫玉陽住持茅山乾元觀、下傳閻曉峰、周明陽(派名太朗)、範青雲(派名太青)。周明陽又從黃赤陽受戒,開杭州棲霞嶺金鼓洞支派,一時影響頗大,從學者千餘人。其中高東籬(1621~1768)晚年繼範青雲主持天台桐柏觀,門下有方鎔陽、沈輕雲、閔懶雲(派名一得),門庭最盛。

以上是龍門派傳衍繁盛之區,集中於江、浙一帶,是為龍門派傳播的中心。除此之外,在全國各地,乃至東北、西南、西北等邊遠地區,皆有龍門派的傳播。如東北遼陽道士郭守貞(?~1673),隱於本溪九頂鐵剎山八寶雲光洞修煉三十餘年,為關東全真道始祖。康熙初,盛京將軍烏庫倫迎請至盛京,尊為師長,建三教堂以居之,後擴建,改名太清宮,即今瀋陽太清宮。據《太清宮叢林歷史法略》載,從道光三年至光緒五年,該宮就傳戒四次,受戒者每次遞增,前後凡數百人。

後有陳清覺(1606~1705),道號寒松,又號煙霞,湖北武昌人。辭官去武當山太子坡,禮龍門第九代詹太林(名守椿)為師。康熙八年(1669),入川至青城山,後去成都青羊宮。康熙三十四年(1695),成都府臬憲趙良壁見而異之,捐銀命建二仙庵,請其住持。後又得康熙帝召見,於康熙四十一年(1702)敕號碧洞真人。從此開龍門派碧洞宗支派。二仙庵成為龍門派著名叢林。從清初傳至現在已歷二十四代,成為近代四川道教的主要派別。

據《長春道教源流》卷七載,有龍門第十一代道士曾一貫,於康熙間入廣東羅浮山。任沖虛觀住持。其徒柯陽桂(1619~1671),度弟子百餘人。清末,有儒士陳銘珪(1824~?)嗣其傳,派名教友,住持羅浮山酥醪觀。撰有《長春道教源流》八卷,收集全真道史料頗富,為研究全真道史的重要資料。其卷七雲:‘今粵東羅浮及會城諸道觀,詢其派,又皆全真也。‘

在西北地區,有龍門派第十一代劉一明(1734~1821),號悟元子,山西曲沃(今聞喜縣東北)人。出家後,雲遊晉、陝、川、甘一帶,遇龕谷老人傳丹術以後,隱甘肅榆中縣犧雲山修煉,並著書立說,所寫丹書被輯為《道書十二種》,流傳頗廣,成為清代內丹學一大家。

在雲南,還有被稱為‘龍門西竺心宗‘的特殊支派。據《金蓋心燈》所述,該派祖師雞足道者,自雲月支國人,名野怛婆闍,自印度來華,居雞足山修煉。順治十六年(1659),赴京師謁王常月,受其戒法,贈名黃守中,為龍門第八代。該派以雞足山為活動中心,下傳管天仙(派名太清)、大腳仙(王太原)。再傳金懷懷(王清楚)、白馬李等。

此外,湖北武昌長春觀,在清末,‘著屋千間,道友萬數‘,⑤與西安八仙庵、成都二仙庵等並稱天下龍門大叢林。山東福山縣道士張宗璿,為龍門派第二十三代,於光緒十年(1884)赴白雲觀傳法,開霍山派。又有龍門派第八代徐守誠(1632~1692),於清初去江西南昌西山,兼傳淨明道,成為當時淨明道的重要傳人。

綜上可見,自清初王常月先後在北京白雲觀,以及南京、杭州、湖州、武當山等地傳戒收徒以後,龍門派確有很大的發展。發展中心在江、浙,遍及全國許多省區。尤以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幾朝為最盛。其間支派繁衍,不少支系更流傳至近現代。因此它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最昌盛的道教派別,幾乎成為全真道的代表。其盛況與佛教禪宗五家中的臨濟宗相類似,故世有‘臨濟、龍門半天下‘之說。

龍門派承其祖派全真道之餘緒,以精於內丹學著稱於世。

其門下擁有許多著名內丹理論家,如伍守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