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部分

們分別是在暗示誰的命運?倘是暗示“金陵十二釵正冊”諸釵的命運,那怎麼又僅有十首?……不管怎麼說,這十首詩的出現使這一人物在全書中的分量大增,是顯而易見的。更值得注意的是,書中借薛姨媽的話介紹她說:“他從小兒見的世面倒多,跟他的父母四山五嶽都走遍了。他父親是好樂的,各處因有買賣,帶著家眷,這一省逛一年,明年又往那一省逛半年,所以天下十停走了有五六停了。”所以她的見多識廣,其實遠在賈寶玉和“金陵十二釵正冊”中任何一釵之上!她八歲時跟父親到西海沿子上買洋貨,還接觸過真真國的披著黃頭髮、打著聯垂的洋女子,甚至還藏得有那女子的墨寶,書中並寫到她向寶玉及黛、釵、湘等憑記憶念出了一首那真真國美人所寫的五律詩。(“西海沿子”可能指裡海邊上,“真真國”可能指現譯為車臣的地區,將另撰文探討。)

第五十三回寫寧國府除夕祭宗祠,按說薛寶琴是外姓女子,又沒有嫁到賈家為媳,她是不該在場的;倘若她可以在場,那麼為什麼薛寶釵、邢岫煙等不去參觀?但書中卻寫到偏只有她一個外姓女子隨著賈氏諸人進入了祠堂,從容旁觀。早在清代就有評家指出這樣的描寫不合當時的風俗禮儀。曹雪芹為什麼要這樣處理?是不是至少在他早期的構思裡,薛寶琴是一個貫穿到底的賈府由盛到衰的旁觀者?

薛寶琴為何落榜(2)

前八十回裡,寫到賈母曾起過將薛寶琴配給賈寶玉的念頭,後來薛姨媽代為說明,寶琴父親已死,母親有痰症也時日不多,但她父親在世時已將她配給了梅翰林之子,她之所以隨哥哥薛蝌進京,就是等梅翰林外任期滿回到京城,好嫁過去完婚。那麼,在曹雪芹所寫成或至少是設計好的八十回後的篇章中,她究竟是否嫁給了梅翰林之子並終守一生呢?從八十回文字和脂硯齋批語的逗漏,我們可以推測出來,她後來的命運並非就此綰定。她的吟紅梅詩裡有這樣的句子:“閒庭曲檻無餘雪,流水空山有落霞。”表面上這都是緊扣“紅梅”說事,其實,從“豐年好大雪”到處處“無餘雪”,“流水空山”好落寞,恐怕都暗示著薛氏家族的整體瓦解,她最後也只能是入“薄命司”而不可能例外。她那首吟柳絮的《西江月》詞中有句曰“明月梅花一夢”,恐怕是暗示著她最後並未能如約嫁到梅家;那麼,她沒嫁給姓梅的又嫁給了誰呢?我認為她那十首懷古詩的最後一首恰是說她自己的:“不在梅邊在柳邊”,也就是說,她最後的歸宿,竟是與柳湘蓮結合了。凝神一想,尤三姐雖是真情而屈死,究竟未必能配得上柳湘蓮,而薛寶琴與柳湘蓮在“浪遊”的經歷與“壯美”的氣質上,實在是非常相配。

從脂硯齋的批語裡我們得知,曹雪芹在書末設計了一個情榜,對賈寶玉的考語是“情不情”,對林黛玉的考語是“情情”,可惜這樣的透露性批語傳下來的太少,我們現在還只能是猜測。據周汝昌先生考證,書末的情榜應是仿《水滸》的好漢排座次,除寶玉外,也是一百零八位“脂粉英雄”,按每一組十二人編排,共分九組,也就是從“金陵十二釵正冊”、“副冊”、“又副冊”、“四副”……一直到“九副”。有不少證據,說明曹雪芹在寫作過程中,對每一冊的名單都一再地斟酌調整,比如香菱,他可能有過將其列入“正冊”的考慮,後來調整為“副冊”頭一名;“正冊”呢,我以為,本來應該是有薛寶琴的,這樣也恰好與“護官符”的四大家族完全契合,但到頭來,由於他對妙玉的看重,特別是,八十回後妙玉對寶玉的命運起著非同小可的作用,其意義超過了薛寶琴與柳湘蓮遇合的故事,所以他終於還是割愛,讓薛寶琴從“正冊”中落榜。不過,可以斷定的是,薛寶琴會在“副冊”中出現,而且很可能在香菱之後居第二位。

賈母天平哪邊傾

高鶚所續後四十回《紅樓夢》,其影響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