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表優質“中國製造”,能夠讓國際消費者信賴的群體品牌,做好這個群體品牌的公關工作,那企業同時打響自己的獨立品牌就容易很多了。正如深受全球消費者信任和喜愛的法國波爾多法定產區的葡萄酒品牌一樣,雖然存在高、中、低不同檔次的酒,但品質都很有保證,有標準、有門檻,相關的葡萄酒生產商共同長期堅持,區域品牌起來了,所有單個品牌都受益,而對拉菲、拉圖、瑪歌莊、紅顏容莊和武當王莊等知名酒莊品牌而言,就更是如 虎添翼了。這個過程中,我希望政府也能夠參與進來,就像我們經常看到澳大利亞政府在宣傳澳大利亞的旅遊、新加坡政府在宣傳新加坡的旅遊一樣,所在國的旅遊業獲益,政府也獲益。同時,也讓全世界看到中國政府、中國企業攜手讓“中國製造”成為優質標誌的信心和決心。任重而道遠,但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也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機遇,只有前行,沒有退路!

要點

…研發、*絡、培育消費使用者和建立品牌、物流等環節,目前被市場無形的手定義為在整個供應鏈管理中價值最大。

…具備了一定實力而且根基良好的企業,雖然增長有所放緩,但面對的更多是挑戰,是重新思考、重新制定戰略定位的絕好機會。

…中國的國家戰略,已經從出口的低價、低附加值,慢慢進入到另一階段的戰略部署,這就是要提升“中國製造”的整體層次水平,提升產品附加值,最終讓“中國製造”成為優質標誌。

…國際貿易和現代企業真正大規模發展起來,也就過去幾十年間的事情,從歷史的視角看來,談不上有多成熟,所以在某種程度來看,現在還處於初級階段。

…如果有一批優秀的中國製造商能夠聯合起來,以高要求、高標準共同打造真正能代表優質“中國製造”、建立讓國際買家和消費者信賴的群體品牌,那企業同時打響自己的獨立品牌就容易多了。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六章 古今中外管理大師眼中的“戰略”(1)

不同的管理大師眼中的“戰略”各有差異,但都有其共性。

約3000年前,姜太公的《六韜》

太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則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則失天下。”這是太公給對手定位,獲取民心,為滅商興周這個最大也是最根本的戰略目標所提出的核心理念基礎。太公又闡述了“仁”、“德”、“義”、“道”之所在,天下歸之,這個支援戰略目標的具體實施的理念指導。在戰略執行上,《六韜》有其獨到之處。例如,“凡兵之道,莫過乎一。一者能獨往獨來。黃帝曰:‘一者,階於道,幾於神。’用之在於機,顯之在於勢,成之在於君。”這是說,用兵之道在於集中兵力,目標專一,這樣才能掌控自如,取得成功。這點和成吉思汗成功的奧秘——集中優勢兵力攻擊敵之分散兵力的戰略運用不謀而合。而“智與眾同,非國師也;技與眾同,非國工也”, 就是太公強調一定要建立與眾不同的優勢,才能脫穎而出。其實,古人建立和管治國家,和現代人建立和管理 公司,在理念和各種謀略的運用上很多是共通的。如果把管理國家看做是管理公司的話,姜子牙是非常成功的周朝CEO,後來併成為非常優秀的諸侯國齊國的董事長。

約2500年前,孫武的《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提及了關於戰略方面的很多思想。例如,“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孫武提及,軍事乃關係到國家的安危、人民生死的大事,不可不深入重視,但打勝仗並不是最核心和最終的目的,戰爭是一種國家任務,有其政治意義,最根本的目的是為了保國安民,又或是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