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武器試驗場
從歐洲前線抽調士兵是英法絕對不允許尼古拉二世考慮的方案。他們答應了俄國人,武器的事情他們來想辦法。尼古拉二世也就不再提從歐洲撤兵的事情,畢竟英國人和法國人對俄國真的不錯,拿人手短就是這個道理。
既然你們願意提供武器,那就按照你們的辦法來吧。
俄國人也從很多方面經過了分析,認為只要英法願意給俄國援助,平定叛亂還是有把握的。但是尼古拉二世犯了一個很嚴重的錯誤,那就是他在用英國人的方法來打俄國人的仗,他在用俄國精銳士兵去替英國和法國人解決麻煩!
楊小林在聽薩道義說要買中國的武器的時候內心就有點想笑了,國家就是這樣,不能走別人的路,打別人的仗。在解決你自己的問題的時候你還考慮怎麼顧全英法的利益,這是相當愚蠢的。
假如尼古拉二世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從前線抽調部隊回來的話,西伯利亞的戰鬥將打成什麼樣還真的說不準,同志們準備的武裝起義能不能成功也是一個不確定的因素。
但是現在他居然指望英法給他提供武器武裝新兵來西伯利亞替他打仗,要真的是隻有這一處叛亂到也罷了,楊小林在這裡怎麼也想不出來,當同志們吹響衝鋒號的時候,尼古拉二世還有士兵可以再來抵擋麼?
在這一刻楊小林的想法已經不是給尼古拉再添一點麻煩,而是中國是不是應該真的幫他一把。尼古拉先生這一次真攤上大事了,他自己不一定擺得平。
如果同志們進展的太順利,對中國不是什麼好事。他們一下子就把尼古拉幹掉,然後成立他們自己的政權,也許會對中國的態度非常友好,但是楊小林這個傢伙不需要幹掉俄國之後自己身邊出現一個蘇聯。
中國現在不打仗了,可是我們的軍事裝備研究必須不斷的更新。楊小林需要的是一個可以讓他不斷的賣舊武器,實驗新武器的地方。沒有戰爭,我們新武器的更新速度就要放慢,沒有戰爭,我們的舊武器怎麼處理?
楊司令這一次給俄國人開的裝備清單,讓英法非常地滿意。中國方面給尼古拉二世提供了最好的機槍,最好的火炮,甚至還給俄國方面提供了五十輛坦克和一百輛步兵車。
這些東西的厲害俄國人是知道的,中國現在的坦克數量只有兩百輛,裝甲步兵車三百。一下子給了俄國四分之一還多,不要說英法沒什麼話好說了,就是尼古拉二世自己也非常感動,他在聖彼得堡當即發表了宣告,說是希望從此以後中國和俄國之間不會再發生戰爭。
老毛子的話只能聽聽而已,如果真的信了你會感覺很受傷的。
不過中國方面也做出了友好的回答,楊度代表中國政府對俄國人在西伯利亞問題上的態度表示讚賞,聲稱只要俄國人能繼續遵守條約,中俄之間就會永遠的和平。中國部隊的陸海軍司令楊小林也做出了回覆。表示中國支援俄國的這一次平叛行動,如果有必要的話,中國方面可以考慮給為俄軍在西伯利亞提供更實際的支援。
也就是到了這個時候,中國人的四周好像真的和平了。和老毛子的矛盾在慢慢緩解,和日本人也達成了互不侵犯協議,跟英法美的關係正逐漸密切,而和德奧之間中國也保持著友好。
加上中國部隊正在裁軍。戰爭陰雲好像離華夏大地逐漸的遠去了,良好的環境同樣也刺激著經濟的發展,黎元洪對歐洲的訪問圓滿結束之後。整個中國的經濟結構佈局基本成型。
江南一帶就是商業和輕工業的集聚地,而江淮之間豐富的礦產資源得到了開發利用。大西北在坦克基地的帶動下成了重工業的所在地,東北一帶則相對集中了一些高技術含量的企業。
俄國人並不知道,楊小林之所以把中國裝甲部隊四分之一的戰車賣給他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