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原因,第一個是傾銷舊武器,這一批車已經要淘汰了。
嚴格的說,這坦克還算不上是真正的坦克,裝甲車也不是真正的裝甲車,雖然從外形看已經和一戰後期的裝甲車完全一樣了,甚至在火力上還領先一些,但是現在坦克還缺一樣至關重要的東西——特種鋼材。
沒了它,你的坦克最多就只能是十幾噸,速度最多也就是十幾公里,因為再重一點,跑的再快一點,不用別人打,你坦克自己就壞了。這一點在對俄國人的戰爭中已經多次證明。坦克軸承必須是特種鋼材製作的,這樣才能讓你放開的速度,才能承受日後那幾十噸的重量。
一八六八年英國人馬希特發明了自硬鋼,從此人類的鍊鋼技術開始突飛猛進的發展。一八七零年美國人用鉻鋼在密西西比河上建造了跨河大橋;由於加工構件時發生困難;鎳鋼就被髮明瞭出來。後來一些國家還將鎳鋼用於修造軍艦。他們發現這種鋼才造出來的軍艦要比一般鋼才出色的多。
到一九零一年,在西歐出現了高碳鉻滾動軸承鋼。
這種鋼才日後被廣泛的運用於軍事領域,地上的坦克天上的飛機,還有海洋上的航母,都離不開它。
以前楊小林是沒條件,把鋼板一拼履帶一裝就拉出來告訴全世界這就是中國的坦克了,就那十幾噸的體格,還有那每小時幾公里的速度,如果放到二戰的時候隨便拉一輛坦克過來都要被虐出祥的。
市場開啟以後中國的鋼才有兩個來源,第一個和德國人合作在馬鞍山建立了中國鞍山鋼廠,德國人已經答應為中國提供高碳鉻滾動軸承鋼的冶煉技術,目前機器裝置和技術人員都已經到位了。
另外一個途徑就是從菲律賓買!美國人在菲律賓的鋼鐵廠裡面能生產這種特殊的鋼才,本來他們不願意賣給中國的,因為如果有了大量的這種鋼才,中國方面的海軍就控制不住了。
英法美對中國的態度就像是楊小林對同志們的態度一樣,既想利用你,又不想讓你發展太快。後來也就是因為美國需要中國買他很多的商品,加上得到訊息說德國人已經和中國合作研發這種鋼才了。再封鎖也沒什麼意思,所以就賣了。
楊司令用這一批鋼才生產出來的坦克和賣給俄國人的那些已經不可同日而語。這一批坦克首先生產出來五十輛,重量三十噸,時速每小時二十五公里,帶可旋轉八十七毫米火炮一挺,機槍兩挺,無論是體格速度還是火力,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還有就是在坦克內裝備了目前最先進的無線電接發裝備,駕駛員不光可以收聽到上面的指示,還可以向任何一輛身邊一公里之內的戰車傳達資訊。
這五十輛坦克才能算的上是真正的坦克。
目前由於中國自己的特種鋼還沒有出來。自己的油田也沒有出油,所以只生產五十輛出來。楊小林是自己生產了五十輛新的就賣給俄國人五十輛舊的,等我都更新了看看你俄國那裡情況如何,再決定把剩下的舊坦克賣給同志們還是賣給尼古拉。
另外,給俄國人坦克的另外一個目的就是實驗新武器。
目前西方各個國家也開始研究坦克和裝甲車了,聽說德國已經組成了一支裝甲部隊,而法國人今年投入了兩億法郎的研究經費,宣稱要在坦克技術上超過中國。
楊小林覺得戰爭史的發展可能因為自己的到來會變的不一樣,第一次坦克決戰很有可能在一戰甚至之前就要打響。所以在法國人投入兩億法郎研究他們的新型坦克的時候。楊小林也投入了兩百萬大洋,兵工廠生產出第一批反坦克地雷和反坦克肩扛沒良心炮。
楊小林想看一看,這兩樣東西威力怎麼樣。
共和元年十一月三日,在中國和俄國的邊境線上。一隊中國士兵押著二十多輛卡車在寒風中佇立在草原上,王金漢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