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9部分

郭攸之等人對歷史都有很深的瞭解,對於草原上的勢力變遷也略有了解,所以,他們都很不看好小皇帝的這個“志向”,甚至擔心小皇帝將來會為此賭上了整個帝國,他們對視了一眼,都露出了擔憂之色。

不過他們都明白,現在想勸小皇帝放棄這個“不切實際”的“理想”是很難的,由他剛才對鄧芝的批判和冷嘲熱諷就知道,現在誰敢提反對意見誰就撞到槍口上。

幸好,司馬懿的提議很有可行性,他們認為這可以作為對草原部族作戰的最終目標。當然,小皇帝肯定認為,這只是第一階段的目標。既然大臣們的作戰目標和小皇帝的第一階段目標是一致,那麼雙方就可以暫時擱置爭議,先同心協力將這個目標實現了再談其他。

於是,君臣們暫時達成了共識,開始商討具體的作戰方針。郭攸之提出,雖然不可以和親和封賞這些異族,但是,不妨礙派人進入草原,去做些挑撥離間的工作。

他認為,鮮卑三部,加上烏丸一共四股勢力,這四股勢力並不齊心,他們不但不團結,相反,各部之間還存在很多矛盾,甚至彼此之間是死敵的關係。

朝廷大可以利用他們之間的關係,行那合縱連橫之策,挑撥他們,使他們的矛盾激化,讓他們自相殘殺,這樣一來,漢軍攻打他們時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劉厚一聽郭攸之的提議就很感興趣,他一向喜歡這種四兩拔千斤的打法,能用計謀輕鬆解決的問題,怎麼都好過犧牲士兵的生命打生打死才能換來的結果。

只不過想這些計謀都屬於“高階智力活動”,對於他的智商來說難度不小,所以平時他都是依靠這幾位謀士來出謀劃策,很少由他自己親自去想那些謀略(或者叫陰謀詭計)。

郭攸之得到劉厚的贊同後,精神一振,道:“臣曾經聽聞步度根和軻比能素來不和,兩族爭鬥不斷,這就是我們可以利用的一個契機。”

劉厚聽郭攸之娓娓道來,講了一些鮮卑族的歷史,才明白步度根和軻比能的恩怨。要說他們兩人的恩怨,就要先說說他們的出身來歷。

原來,兩人的出身很不相同,步度根是鮮卑王族,他是檀石槐的後代,但軻比能只是鮮卑的一個小部落的人,因為勇敢,執法公平,不貪財物,所以眾人推舉他作為首領。

漢靈帝光和四年(181年)左右,鮮卑單于檀石槐死,其子和連繼立,和連既無才又無勇力,性格又貪婪又淫~邪,加上他處事不公平,貪樁枉法,根本就不是一個做首領的料,最終弄得眾叛親離。

靈帝末年,和連在劫掠漢朝北地郡縣的時候被人射死。因為他的兒子騫曼年紀太,由其兄長的兒子蒲頭取代,成為部族首領。

正文 第三百一十章 烏丸校尉田豫

後來,蹇曼長大後,與蒲頭爭奪權力,導致鮮卑部眾離散。⊥,。。再後來蒲頭死了,他的弟弟步度根成為部族首領,但是,這個時候,代郡以西的鮮卑都已經叛離,代郡以東的中東部鮮卑也分裂為三個勢力集團,分別是步度根、軻比能和東部鮮卑素利、彌加、闕機等。

這樣一來,步度根就和其他兩個勢力集團天然上有了仇隙,因為,站在他的角度來說,他才是整個鮮卑民族的最高統領者,他才是鮮卑的王。可是,軻比能和素利等部族卻不聽他的調遣,甚至還和他作對。

對他來說,這些不聽話的部族就是叛逆,其實質和漢末的各股割據軍閥勢力是一樣的。大漢進入三國時代,實際上鮮卑也是處於三國時代。步度根等於是蜀漢,有著劉氏宗室的名頭,卻只能偏居一隅。軻比能和素利相當於魏國和吳國,別說聽命於你,不攻打你就不錯了。

當然,其實不止三股勢力,草原上存在大大小小很多個部落或者叫部族,他們或聯盟起來,或獨立自主,相當於各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