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水為之而寒於水。”等等道理。
正當劉厚不厭其煩,暗自腹誹“我是你祖師爺,你在我面前講物理和在我二叔面前耍大刀有什麼分別?”時,正好左慈有問題來請教他,他馬上眼前一亮,千年擋箭牌來了!
於是,他向劉老夫子拱拱手道:“多謝夫子關心,厚亦明白‘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道理。”聽到這句劉厚無意中剽竊的對聯,劉老夫子眼前一亮,心裡正暗贊:“好句子,沒想到這小公子果然如傳說中的出口成章。”三國時還沒有對聯的說法,類似的東西他們稱為“對偶句”。
“可是,你教那些內容,我早就跟左師傅學過了。你也知道,左師傅也是我的師傅,說起來我們還算是師兄弟呢。這不,左師傅又來給我授課了,你看。”說罷,劉厚指著左慈給他看。其實左慈是來請教的,不是來授課的。
“劉老夫子轉頭一看,真的是左慈來了,連忙拱手行禮。兩人年紀雖然不相上下,但是左慈對他有授業之恩,劉老夫子見到左慈,一向都是執弟子之禮的。
左慈也向他拱拱手算是還了禮,也不理他,拉著劉厚就要往裡面走,一副風風火火的樣子。這個劉老夫子卻不識好歹,叫住劉厚不依不撓。
劉厚無奈,只好讓左慈等等,然後對劉老夫子說:“那這樣吧,你不信的話,你儘管出題考我,如果難倒我,我就跟你回去上課,如何?”
“好。”劉老夫子二話不說,就開始搜腸刮肚將平時課堂上測驗、考試的題目一一問出來。結果可想而知,徒孫考祖師爺,能有什麼好結果,全部給劉厚信口拈來就回答了。
到了後來,這個劉老夫子連一些平時困擾自己的難題和自己研究的課題都提了出來,劉厚都能給出很好的答案或解決方案。驚得他目瞪口呆,才知道原來自己這個“小師弟”水平實際上可以做自己的老師了。
不理還在發呆的劉老夫子,劉厚就被左慈拉走了。類似的場景也發生在其他科目上。但是劉厚是這些數、理、化、地理、自然科學的祖師爺,自然能輕鬆過關。
唯一不能過關的就是國學內容。劉備派了蔣琬親自抓劉厚的學業,這個學業當然是指傳統的國學了。所以,每到這個時候,他就沒有逃課的藉口了,來自後世的他,自然對國學一竅不通,也就只能乖乖地跟著蔣琬學習四書五經、練習琴棋書畫了。
這弄的劉厚苦不堪言。不過他也知道,以後要治國,要管治這麼些古人,學點國學基礎還是少不了的。於是也只好耐著性子跟著蔣琬去學習了。
轉眼間春去秋來,幾度寒暑。劉厚平淡但不平凡地在“工業部”成長著,渡過了自己的童年。“工業部”也在成長著,快速地積聚著力量。人才儲備、技術儲備和各種物質基礎都在以飛一般的速度增長著。在劉厚的暗中調控下,“工業部”的建設方向逐漸向準備戰爭的方向傾斜。更多的資源被集中到槍炮、火藥、戰艦、熱氣球等軍需品的研究和生產中去。
劉厚的日子過得既充實也不無聊,隔三差五就被蔣琬抓去學習國學,要不然就跟趙雲學習武藝和排兵佈陣這些軍事知識,更多時候是給左慈師徒傳授知識或解答疑難,無聊的話就調戲一下張星彩和關銀瓶兩女,倒也算得上是一個健康快樂成長的童年。
學習國學就不說了,可以算是劉厚最枯燥無味的時間,但是經過他三番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