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男子)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八八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則齒髮去。”中醫認為,衝脈為血海,任脈主胞胎;衝任二脈與女性生理機能息息相關。這段話大意是說,女子大約在七七四十九歲的時候,任脈虛弱,衝脈經血衰少,女子月經絕,下部的脈道(足少陰腎經)不通,所以人就不能生育了。男子在七八五十六歲的時候,肝氣衰弱,筋難以活動;八八六十四歲的時候,男精少,腎臟衰弱,形體不再生長,牙齒和頭髮都脫落了。這就是對更年期有關情況的論述。
更年期最突出的變化是性腺功能的變化,中醫認為處於這個階段的人就“無子”了。“今五臟皆衰,筋骨解墮,天癸(男子陰精,女子月經)盡矣,故髮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而無子耳。”但是這個階段也有特殊的人可以“有子”。為什麼呢?“此其天壽過度,氣脈常通,而腎氣有餘也。”“夫道者能卻老而全形,身年雖壽,能生子也。”可見,腎氣有餘和老而全形的人可以老而“有子”,身體非常健康。
這提示我們在青、壯和中年的時候要注意保精,而不要隨便消耗精氣。同時也提示我們行為要合道。《黃帝內經素問·寶命全形論》:“若夫法天則地,隨應而動,和之者若響,隨之者若影,道無鬼神,獨來獨往。”大意是說,我們的行為合道,就要效法天地之德,隨外緣而動,而生出妙用,自利利他。這就像回聲附和聲音、影子跟隨身形一樣。大道自然而不神秘,只有清楚了大道之理,才會清楚什麼是天馬行空般的自由。
要想平穩地度過更年期,就要注意調節自己的情志,注意培養高雅情趣,主動穩定情緒。關於這些,可以參看《中醫文化隨筆》中關於養生、養五臟、情志和治療等方面的內容。
《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中提到了幾種守神、修身養性的的方法,並有“賢人”、“聖人”、“至人”、“真人”等的修養境界(參見《中醫文化隨筆10·治神》和《中醫文化隨筆63·本性》)。
這些都以德全不危為原則。《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參見《中醫文化隨筆05·養生》)。
2006年12月6日於北京。 最好的txt下載網
72·祭祀
中醫文化隨筆72·祭祀
所謂祭祀,據《辭海》的說法,是祭神和祀祖。《說文》:“祭,祀也。”《公羊傳·桓公八年》注:“無牲而祭曰薦,薦而加牲曰祭。”唐·玄應《一切經音義》:“祠,祭也,天祭也。祀,地祭也。”可見,祭祀就是置備供品對天地神或祖先行禮;表示崇敬並祈求保佑。
中醫是反對鬼神論的。《黃帝內經素問·五臟別論》:“拘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是說迷信鬼神(或認為是鬼神的祖先)的人,不可給他講解大道的道理。《黃帝內經素問·寶命全形論》:“道無鬼神,獨來獨往。”大道是事物的客觀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是鬼神所控制不了的,是脫離於人的主觀臆斷的“獨來獨往”。所以,從這點上而言,中醫是不提倡祭祀的。
《黃帝內經素問·離合真邪論》:“夫聖人之起度數,必應於天地。”《黃帝內經素問·徵四失論》:“道之大者,擬於天地。”《黃帝內經素問·八正神明論》:“法天則地,合以天光。”《黃帝內經靈樞·本神》:“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黃帝內經靈樞·逆順肥瘦》:“人之為道者,上合於天,下合於地,中合於人事,必有明法,以起度數。”大意是說,聖人的言行是有法度的,他們效法天地之德,以天地之德為行為原則。人也應該如此。什麼是效法天地之德呢?天地是無私的,所以效法天地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