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也是被後面的罵聲叫的是一肚子火,大手一揮:“龍騎軍將士聽令,大唐射箭法,散。”
說完,一肚子窩囊火的龍騎軍,頓時化成十隊,像煙花一樣,四散開來。
在各自領軍校尉的指揮下,每隊龍騎軍在遼闊的遼東平原上盡情的發揮著。
李治所謂的大唐射箭法,十足的抄襲來的,這在後世叫做安息人射箭法。
這種戰術的精髓在於:一是從遠距離攻擊敵人,二是持續不斷的攻擊敵人,三時不給敵人還手的機會。在這種攻擊下不論敵人的精神和裝甲多麼堅強,徹底崩潰只是時間的問題。
就像歷史上歐洲騎士一樣,大多配備鎖甲,雖然近戰時戰力十分強大,遠端火力卻根本無法和蒙古騎兵相比。
如果碰上蒙古騎射手,只有作箭靶子的份。而且蒙古騎兵不像歐洲騎士那樣完全依賴強攻,他們只有當先用弓箭把敵人殺傷大半時才與敵人短兵相接。
當年蒙古騎兵就靠這種戰法,在德國的多瑙河畔,大破歐洲最精銳的十萬匈牙利大軍,殺敵七萬餘,用弓和箭演奏了一曲”紅色多瑙河”,幾乎徹底消滅了歐洲的抵抗力量。
若非窩闊臺不合時宜的去世,早在八百年前黃種人就統一整個歐亞大陸了。
而當時橫掃世界的蒙古大軍使用的也只是耐力強,但卻矮小的蒙古馬,而李治在幾年前,就引進了大批次的阿哈爾捷金馬,進行辛苦的培育繁殖。
其實中原人所說的汗血馬也叫阿哈爾捷金馬,是生活在天山上的原生馬種
阿哈爾捷金馬常見的毛色就有淡金、棗紅、銀白及黑色等,歷史上阿哈爾捷金馬大都作為宮廷用馬。
亞歷山大·馬其頓、成吉思汗等許多帝王都曾以這 為坐騎。
在漢武帝的時代,阿哈爾捷金馬就被稱為“天馬”和“大宛良馬”,漢武帝甚至還為此馬雕了一個石雕像。
而歷史上,養阿哈爾捷金馬的就是禺支國,但隨著當年禺支國被匈奴人打敗,大部分的汗血馬也都成了匈奴人的坐騎,剩下的大量馬群全給禺支國人在遷徙中帶到了大宛,以此換得了遷徙的權利。
而原來的禺支國人,則一部分成了小月支人,一部分成了大宛人,但主力大部分卻是成了大月支人
貞觀四年,作為匈奴後裔的突。厥人被大唐破滅了,李治抓住時機,派人北上,很是蒐集了一大批的阿哈爾捷金馬,但即使這樣,也僅僅只是兩千匹而已,這還是將這個北方的草原之霸的馬場,整個翻了個底朝天才有的結果。
經過幾年的時間**育種,也才一萬多匹而已,其中純血的還不多,很大一部分只是含有其中的一部分血脈而已,可謂珍貴異常,但就是這樣,這些高句麗騎兵,根本連龍騎軍的馬毛都摸不到一根。
雖然龍騎軍論射箭的本事,沒有後世那些從小玩到大的蒙古蠻子強,但架不住咱科技力量高啊,大唐恐怖的弩,彌補了這一切,只需要回頭瞄準射就行了,而此時正直大唐國力直線上升期的大唐雄獅們,馬上的本事其實也都不差,這樣一算下來,綜合戰力,甚至較之歷史上那隻都快被神話的蒙古大軍還要強三分。
刀快馬快弩弓利,再加上這些有著高超武藝,精妙團隊配合的龍騎軍,這一分散開,不僅沒有浪費戰力,反而將龍騎軍的優勢發揮到了極致。
給後面追擊而來的整個高句麗騎兵,帶來一陣陣死亡般的箭雨,像農人收割稻子一樣,龍騎軍大隊每一次扣動扳機,眼前都倒下一大批,密密麻麻的高句麗騎兵大軍就凹下去一大片。
高句麗的人多箭矢也多,但彼此間相距太遠,弩箭能夠有效殺傷的距離,弓箭很難射到,即使射到,強弩之末,難穿魯縞,以龍騎軍身上的鐵甲,一切都是浮雲。
而且射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