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5章 立碑修墳

墳前立碑,是傳統喪葬文化的重要內容,不管是公墓還是私家墳都會矗立著一塊塊長方形的墓碑,記載著逝者生卒年月、生平功德以及何人所立等資訊。

米雲小時候就見過很多墓碑,跟著長輩們常年掃墓和送燈亮,農村一直都有保留清明掃墓和春節除夕前送燈亮的傳統,城市就不清楚,米雲的前二十多年畢竟都生活在農村,所以印象深刻。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修墳、立碑都是非常莊重的事情,它既是對逝者的尊重,又是生者對逝者的緬懷,更是後代子孫懂孝敬的體現,是中華文化傳承的重要方式之一。爺爺奶奶的立牌修墳,米雲沒有親自參與,但外公外婆的立碑修墳確是全程參與了,沒有請外人,全是直系親屬親自修墳,忙碌了一整天,最後給外公外婆墳前焚香燒臘和燒完紙錢,磕完頭後,晚上才回家吃飯。

一、立碑的依據從何而來?

漢末訓詁學家劉熙在《釋名》中記載:

碑,碑也。此本葬時所設也。施轆轤以繩被其上,引以下棺,臣子述君父之功美,以書其上,後人因以為名焉。

據說,古代下葬時的坑穴比較深,被後人稱作“碑”的東西,一開始是下葬時用來架設轆轤,附以繩子,將棺材引入墓坑之中用的。葬完後,“碑”隨之被掩埋在了墳墓裡。

隨著時間的推移,後人將墓主人的功績美德,篆刻在這塊碑上,用以彰顯墓主人的功德。

後來,人們就把墳前立的、記錄功德的這塊板稱為“碑”,放置“碑”的過程,就叫“立碑”。

如今,立碑習俗從古至今歷經各朝各代,在民間已經變成了喪葬文化的一部分。

但是,又因各地所形成的風俗不同,有的人能立碑,有的人則沒有必要立碑,有的地區能立碑,有的地區則不能立碑。

同時對立碑的時間,立碑的方向,墓碑和墓穴的距離,墓碑的高度、顏色、材質、字型,墓碑的碑文怎麼寫,以及立碑中的一些禁忌等都有很多講究,因其與主題無關,故不在此過多贅述。

據史料記載,漢代以前是不立墓碑的,僅是作為棺槨下葬時的輔助工具出現。時代變遷,後面就有了立碑的各種規矩。

米雲其實只參與過外公外婆的立碑和修墳,全程參與,爺爺奶奶的沒有參與,爺爺墳前的墓碑上有米雲一家的名字,說實話,米雲過去爺爺奶奶拜祭的次數屈指可數。外公外婆的墳前每年都會去,因為離家就在十里範圍內,爺爺奶奶的墳墓離米雲家幾百裡,雖然不遠,但也要繞道而行,走很遠的路。

先輩們為啥要立墓碑呢?

雖說早先沒有墓碑,但古人對於如何辨識先祖墳塋還是很在意的。起初,在墓前木樁繫上纖維質的紙或帛,寫上死者名諱、生卒年月及生平事蹟,也就是所謂的“銘旌”。

然而,由於風吹日曬和歲月的侵蝕,木樁非常容易腐爛掉,於是石圓柱代替了木圓樁。再後來,基於碑文鐫刻的需要,由碑帽、碑身和碑座組成的長方形墓碑,得以推廣並延續至今。

當然,有權勢者的墓碑往往高大氣派,小門小戶的墓碑相對簡陋一些。由此可見,為先人立碑是家族實力的體現,也是告慰亡靈、昭示後人、光宗耀祖的大事。

修墳立碑都有哪些講究呢?

首先,修墳立碑的時間有嚴格規定,最好選在逝者3週年的清明節期間,民間有清明前後,辦理陰宅事宜百無禁忌的說法。是有點講究,但各地風俗不同,但都大同小異,修墳的時間也有在臘月十幾以後,外公過世八年,外婆過世三年後,才進行了立碑修墳。

3年內的墳墓屬於新墳,孝子孝女們哀思之情尤甚,一旦立碑即作古永別,只有過了3年方能接受陰陽兩隔的悲痛。

其次,立碑的方向上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