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遞命令,所以速度格外快。”
楚康王砸了砸嘴,細細品味一下,說:“五色盔纓指揮五支軍隊,以白色為相間色,分隔不同的軍隊,這法子好啊!以後我們也按照這種法子調整軍隊。”
楚康王說的意猶未盡,伍舉在一旁補充:“不錯,如今戰爭的規模越來越大,幾十萬人分佈在數十里的寬大陣面上,如果事事都要派人通知,那麼會出現戰場延誤。用五色旗幟指揮五種軍隊,將帥在指揮台上不用挪動半步,就可以指揮千軍萬馬……”。伍舉不知道,真實的歷史上,就是他的孫子伍子胥將五色旗指揮體系帶到了吳國,使得吳兵陡然爆發出兇悍的戰鬥力,攻陷了楚國都城郢都……
楚國人正感慨著,戰場清理完了。楚國前茅軍攻擊不克,開始由中軍上場了,楚康王還在納悶:“怎麼晉國人這次那麼好說話,任由我們清理衝鋒通道。”
不用他的謀臣回答,晉國人用行動回答了。趙武子軍中開出來了三支部隊,他們的服裝整齊的令人牙癢癢,一色的板式胸甲,一手持著形狀類似墨魚瓢的梭形皮盾,另一手持著四米長的長戟,頭上的盔纓隨著他們的走動顫巍巍的、驕傲的搖擺著,楚康王數著他們頭上的盔纓,嘴裡唸叨:“純黃色、黃白間隔色、黃白黃間隔色似乎是三個師的隊伍,頭上戴著三種盔纓。”
晉國中軍指揮台上,大旗在瘋狂飛舞,鼓點敲出進攻的訊號,軍中號角嘹亮,令人聽了熱血沸騰。楚康王一下明白了:“趙武是要跟我們打對攻,所以他才容忍我們清理衝鋒通道,因為這通道他也要用。”
第二百二十四章 魏氏的貴族風度
其實,一通鼓的間歇,允許敵我雙方整理戰場,並收斂屍骸,這同時也是為敵對雙方再度調兵遣將留下了充足的時間。在楚國人收拾戰場的時候,趙武決定將弩兵後撤,將武衛軍三個師調向前方,而楚軍由於忙著清理進攻通道,結果,通道剛一清理完畢,晉國人先發制人,沿著這條清理好的進攻通道衝了上來。
晉國人排出的陣型很奇怪。一般在戰爭中,戰車是位於陣列最前方的,春秋人依靠戰車強大的防護能力,來撕開敵軍的防守陣線,這就是所謂的“正攻法”。但趙武排出的陣線當中,第一排全是長戟兵,如今這些長戟兵已經放下了面具,渾身上下,只見到胸前那鋥亮的,沒有一點花紋裝飾的胸甲,這道胸甲綿延成線,整個晉國的攻擊方陣彷彿從懸崖上奔瀉而下的金屬浪潮一樣,帶著巨大的嘶鳴向楚軍衝擊而去。
楚王有點慌神了,他趕緊問左右:“秦國人呢?聽說秦軍素來兇悍,秦軍能替寡人擋這一陣嗎?”
公子圍躬身回答:“秦國人一直墜在我們後面。我已經再三催促。但他們不肯與我們並肩列陣。”
楚康王發出了他的疑問:“趙武子這排的是什麼陣型?怎麼戰車擺在後方。”
楚王不知道,趙武把戰車擺在後方,是因為趙氏的軍隊中,戰車的功能現在已經退化成單純的指揮車。趙武走的是精兵路線,每名士兵都強悍的如同過去的武士,而戰車上的軍官也就成了指揮官,其車右負責睹望中軍的旗號變換,並把訊號通知給戰車主將,御戎則負責專職操控戰車,傳達主將命令到下級單位。而戰車主將(車士)則負責協調麾下的各攻擊單位,貫徹上級將領的命令,帶領自己所屬計程車兵協同戰鬥。這樣的變革是為了更好的發揮團隊戰鬥的力量。如此一來,趙武的軍隊逐漸有了近代化軍隊的雛形,指揮起來更加協調,並且更具有戰場主動性。
說話的功夫,晉軍攻到了,楚軍不甘示弱,迎了上去……唯一遺憾的是,楚軍本來也打算接著發動攻擊,所以他們的陣線前方沒有調集防守用的軘車,而軘車移動緩慢,這會兒調集也來不及了,唯有以攻對攻才能遏制晉人的攻勢。所以楚軍經過初始的慌亂之後,楚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