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火炮在他們的操控下發出震天動地的怒吼聲,士卒們將火藥填入炮膛,接著小心翼翼的放入炮彈。隨著都頭和十將們接下來的又一次吼聲,火炮的炮口被重新推出舷窗,而點燃的引線負責將怒火傳遞給火藥,再由火藥將憤怒的炮彈送向敵人。
在海面上排成陣列的明軍艦船猛烈的轟擊前方的伊爾汗國水師戰船,炮彈落在海面上,掀起一個又一個的水柱,將伊爾汗國的水師艦隊徹底淹沒在這密集的水柱之中,無數飛濺的水花形成一層薄霧,而在薄霧的背後,爆炸聲接連起伏顯然有不少炮彈砸在了敵人的船隻上。
隨著旗艦上升起進攻的令旗,等待多時的飛剪快船排成三角陣列,向著距離最近的兩艘伊爾汗國水師戰船衝去。
升騰的霧氣漸漸消散,明軍的寶船依次調轉船頭,跟在飛剪快船後面穩重向前推進,不斷有寶船從佇列中分出來,重新橫過來繼續開炮,將炮火向敵人後方遠處延伸。
蒙古人顯然也發現了明軍的動作,一艘艘在炮火的洗禮下殘破不堪的戰船勉強橫過來船身那些伊爾汗國的水師將領也不傻,之前戰船都是以船艏對著明軍戰船的,伊爾汗國的船隻造型也有些類似於飛剪快船,只是沒有飛剪快船的船頭那麼尖細,但是這樣至少比將船隻橫過來減少了不少受彈面積,
顯然對於明軍精銳強大的南洋海軍艦隊,伊爾汗國早有研究。
不過火炮畢竟是火炮,這種在陸地上讓蒙古人吃了大虧的新式火器,在海面上照樣能夠呈現出其威力。即使是想盡一切辦法躲避炮火,但是伊爾汗國的戰船多多少少都受到了炮彈的打擊,甚至四五條戰船因為中彈太多,現在只剩下半邊船身還在海面上,而更多的戰船也是船桅斷裂或者船樓坍塌,顯然橫行肆虐的實心炮彈也沒有少讓他們吃苦頭。
雖然損失不小,但是伊爾汗國的水師顯然也不是吃素的,他們當然也不會簡單的橫過來船身用一字長蛇陣來阻擋明軍飛剪快船的突擊,畢竟誰都不知道在後面虎視眈眈的那些寶船會不會隨時傾瀉一頓炮火,到時候可就真的要吃不了兜著走了。
海面上的伊爾汗國水師戰船除了十多艘向後守住海灣入口之外,其餘的不退反進,兩翼向前,中間戰船略微落後,竟然形成了一個口袋型,一副要將明軍飛剪快船編隊一口吞下去的架勢。
而北側的那一支伊爾汗國船隊也開始向南航行,一邊不斷地擺脫另外一支明軍飛剪快船編隊的糾纏,一邊橫插嚮明軍寶船左翼,顯然是打算阻攔明軍寶船跟在飛剪快船後面一起向前突擊。
明軍海軍作為主力的寶船和作為前鋒的飛剪快船各有各的優缺點,一個船小但是航速很快,一個船大卻難以靈活運轉,所以組合在一起可以相互彌補,但是一旦分開使用,就很容易被人各個攻破,所以伊爾汗國船隊很顯然就是打著這樣的算盤,只要能夠將飛剪快船編隊包圍之後一口吞下,那麼剩下的明軍寶船很難阻擋伊爾汗國戰船的集體突擊。
到時候這一場艱苦的防禦戰很有可能轉變成對敵人的全殲作戰。
對於伊爾汗國人來說,這是最好的選擇,如果能夠在這個地方戰勝這些突如其來的敵人,那麼整個南洋戰局都將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艘艘伊爾汗國戰船頂著呼嘯的海風,向著明軍艦隊中間並不寬闊的縫隙衝過來,而他們並不知道,此時此刻在船樓上端著千里眼的馬等人,嘴角邊都浮現出猙獰的笑容。
不得不說伊爾汗國水師將領對於這個時機把握得很準確,但是他們一切的作為都是建立在大明艦隊的反應比他們慢的基礎上畢竟明軍就算是察覺到,也是在伊爾汗國艦隊發動之後很久了,但是他們卻忽略了馬等人手中的千里眼。
有千里眼,就意味著馬等指揮作戰的明軍將領擁有相比於伊爾汗國將領更為寬闊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