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在以前的工友中還是有點威望的,說話大家願意聽、也相信。”
“這事還真得交給你。不過在你去見兩位師傅之前,我們倆還得做一個事,回廠裡生產上十支我們廠現在的減震器,再生產上十隻充氣式減震器。你去見這兩位老師傅時,得拿出一點能讓他們真正信服的東西;而我嘛,要想說服廠裡的領導,沒點真憑實據的東西,也不行。”
吃過午飯後;蕭太一二人又急衝衝的趕到減震器廠;在那裡忙活了一下午;趕製了五套老式減震器、五套充氣式減震器,包玉剛各拿了一套,而剩下的都被蕭太一帶回了家。
父親蕭山大書記是他首先要過的一關。
第十章 1月15日
對蕭太一來說,1984年1月15日這一天,是他絕對不願意看到的一天。
前世的中國,自此以來,汽車行業就為外國資本開啟了門戶。同時對進入中國的汽車業外國資本給予了相當優厚的政策,如稅收政策、金融政策、行政命令。如有些外國資本,自進入中國後,自已賺得盆滿缽滿,但卻從來未繳納過任何稅收,而自己僅提供了一部分對西方國家來說已過時的汽車技術,地皮是免費給的,廠房建設、裝置購置款,那是政府以相當於無息的貸款提供的,市場不好怎麼辦,沒關係,政府以行政命令的形式予以銷售。
而對國內民間資本卻一直採取歧視政策,不予許國內民間資本進入汽車行業,尤其是整車製造行來。這種政策的限制直到1997年才勉強解禁。但這時已經晚了,市場上國外品牌的認知度、佔有度已基本處於壟斷地位。
而被政府給予厚望的那批與外國品牌合資的國企、央企們,卻讓上至中央高層、下至平頭百姓深深失望。
中國引進外資,本來的目的是以市場換取技術,再透過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創新,形成自己的技術體系,建立自己的技術品牌,形成自己的市場。
但國企自身固有的弊端及劣根性,在壟斷效應下,這些國企、央企一個二個被養的不知進取,技術沒學到,品牌也沒有,倒是集中全力去協助外國品牌維護壟斷地位,避免民間資本的進入及外國低價、高效能車輛的進口。同樣品牌、低效能的車輛,國內價格卻是國外價格的兩到三倍,整個中國大陸的的老百姓被盤剝的很慘,而這些國企、央企就完全成了壟斷體系上的蛀蟲。
這對蕭太一來說,絕對是無法忍受的。也許上天安排他重生回到剛開始改革開放的80年代,就是要讓他改變這種未來。
對中國的汽車行業來說,當時讓中央領導最揪心之事,就是沒有自己的技術積累。這對蕭太一來說,卻根本不是問題。但對蕭太一來說,最大的障礙卻是體制問題。
對當時的中國大陸來說,思想禁錮與體制束縛是普遍存在與根深蒂固的。雖然當時也提出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也提出瞭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進行體制改革,解放生產力,但私有產權仍然是一個思想、理論、政策上的禁地,尤其是在國家劃定的關係國計民生、國家安全的領域,那更是不可碰的紅線。而汽車行業就是被定為關係國計民生、國家安全的領域。
因此,對蕭太一來說,即使他有了技術、也有資金,但想突破這種體制的障礙,獲得整車生產經營許可,至少在80年代的中國來說,是一個難愈登天的事。
晚七點整,蕭太一早早的坐到了客廳的電視機前。這讓蕭父、蕭母相當驚奇。要知他們這兒子,簡直就是一個技術狂,除了技術的東西外,其他東西是向來不關心的,更不用說看中央一套整七點新聞了。
說起來,這中央一套整七點新聞也算是奇葩了。自從重新開播以來,其他內容、形式就沒變過,經典的三段式:第一段,國家領導人接見外賓、開會、視察,很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