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世界包括我們的建築也是由這五大元素組成的。只有五大元素達到平衡,人體才能處於健康狀態。同樣地,只有五大元素達到平衡,建築才能處於和諧的狀態中,從而對居住在其中的人產生和諧的影響。
一個人的出生盤中,如果星曜的關係和諧,則此人命好。如果一件事是在星曜落於吉利位置的時候開始的,則這件事會進行得順利。同樣地,在風水學中,我們要做的是在建築和空間中,如何讓星曜所代表的力量都落在吉利的位置,和諧地發揮力量,就好像製作一張吉利的星盤——這張星盤就是作為住所的建築,包括其房間和朝向等資訊。
阿贊坤潘受龍婆坤法師邀請,自然不能保留,和王鍾打過招呼之後,就在王鐘的圖紙上用鉛筆素描起來!
王鍾發現阿贊坤潘將自己的設計圖均勻的分成了六十四個方格,並且在每個方格中標註了一個泰語的字母!
“這是?”
王鐘有些詫異的問道。
“在印度風水學中,理想的房屋平面被劃分成9*9=81個方格,每個方格代表著一種自然力量,或是代表著一名神靈。這81個方格又可以被劃分成9塊。四周的8塊由八個方向主宰,分別有其各自的主宰神,而正中的方塊代表著梵天(brahma)。
vastu purusha,也就是保持建築內五大元素能量平衡的力量,可以在這個方格圖上表示成一個人體的形象。他的頭朝向東北方,而腳位於西南方。purusha是印度梨俱吠陀中一個創世神話裡提到的人類的原型,有的地方譯作“原人”,一種神話說他是從混沌中產生的第一個巨人,他死後的身體化作了世間萬物,也有一說認為他是從溼婆大神的汗水中產生的。後來梵語中也用這個詞來表示看不見摸不著、沒有具體形象的靈魂。”
阿贊坤潘為王鍾介紹道。當然他主要是想要向龍婆坤介紹印度風水術!
“在vastu purusha壇場圖中,原人位於東北方的頭代表平衡詳和的思考,他位於西南方的腳代表穩定和力量,他的肚臍位於整個場地的正中,代表一種宇宙的自我意識,他的兩隻手分別位於東南和西北,代表變動和能量。
當然這種81格的劃分只用於世俗建築,在寺廟等宗教建築中,平面是劃成64格的。這個建築雖然不是寺廟。但是意義非常,所以我用六十四格分法!”
龍婆坤滿意的點了點頭,他雖然不通風水,但是他能夠感覺到阿贊坤潘心中的自信。這就足夠了!
“之所以把建築平面類比為“原人”,是為了表現建築從自然環境中的“誕生”。vastu purusha壇場圖中標出了45位神靈,外圈有32個,內部有13個。在動工建築之前。要先用食物和水果祭祀這些神。
建築平面的東北…西南線和西北…東南線兩條線叫做konasutras,是神聖的線。壇場圖中每個格子與這兩條線相交的交點也是神聖的,叫做mahamarma或marma。尤其是中間的格子更是如此。建築房屋的時候,要避免在這些交點處出現梁、窪地、水、柱子。
壇場圖中的中間9個格子叫做brahmastana,是建築中神聖的位置。對於住宅來說,最好是設定成庭院,成為開敞的空間,而在宗教建築中最適宜設定成至聖所(sanctum sanctorum)。 內牆的牆角要小心地避開前面提到的交點。
建築的最外四個角是帶有負面能量的,因此建築物中最好不要設定角門。”
感受到龍婆坤眼中的讚賞,阿贊坤潘更加賣力的介紹道。
阿贊坤潘將整個圖紙分析了一遍,為了表示鄭重,他又分析了整個建築的星象圖!
除了vastu purusha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