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部分

、教學和研究結合的教育機構,北宋出名的六大書院:廬山李渤創辦的白露洞書院,衡陽李士真創辦的石鼓書院,長沙劉鰲創辦的嶽麓書院(貌似這個是祝英臺他們學習的那個?我犯懶沒查),商丘的戚舜賓創辦的應天府書院,江蘇金壇侯遺創辦的茅山書院,以及我們沈絳同學最為崇拜的河南登封的程顥兄弟創辦的嵩陽書院了。

同年,19歲的蘇軾迎娶了他的第一位美麗聰慧卻紅顏薄命的16歲嬌妻,開始了11年之久的錦色婚姻生活,並共育一子:蘇邁。

拜堂時,蘇軾特意帶著小新娘拜了拜恩師,只是這蓋頭上鮮豔的紅,沈絳覺得有那麼點刺眼,卻也由衷地為蘇軾感到高興。

婚後,因著自己心疼小蘇轍,沈絳不知道怎樣面對這新媳婦,倒是蘇轍大方坦然地同這新出爐卻比他還小上兩歲的嫂子共住一個屋簷下,叔嫂和睦。

1056年冬,蘇洵帶著兩個韶華之年的兒子,踏上了進京趕考之路。

而沈絳也帶著他的學生們還有神醫唐慎微一起去了汴梁。

一行人先到了成都,拜會了張方平。這張方平與歐陽修政見不一,所以互相看不對眼,經常拌嘴,卻和蘇洵以及沈清的父親沈如柳異常要好,所以蘇洵和沈絳一致認為有必要在上京路上去探望一二。

並且沈絳也打著小算盤,他隱約記得,這張方平見過了蘇家二兄弟後,覺得此子才華無限,特意給對頭卻是文壇領袖的歐陽修修書一封,推薦他倆,才使歐陽修注意到了他倆,所以沈絳一定要去見見這決定著蘇家倆寶貝命運的張方平。

這張方平果然和沈絳猜測的一樣,寬腦門,山羊鬍,學院裡那周夫子恐怕就是崇拜這創始人才COSPLAY他的樣子吧,沈絳偷偷看著張方平笑。

“子謙侄兒,”張方平和蘇家那三個活寶寒暄後,注意到了他們身後的世侄,“近來可好?”

“子謙見過張伯伯,子謙蒙伯伯相救才得意僥倖活到今天,大恩不言謝。”沈絳跪倒鄭重地給他行了叩首大禮,沈絳真的感謝這個已經白髮的老頭,沒有他,沈子謙活不到沈絳穿越的那天,也就沒有了沈絳和趙宗實的相見相愛,所以沈絳由衷地感謝他。

拿了張方平的文書,坐著他提供的馬車,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出了成都直奔褒斜谷,走了古蜀道從扶風到長安,舊都長安領略了中國最大王朝唐朝的遺風之後,眾人在華清池休息一晚,出了關中,到達澠池。

這澠池自古有名,戰國時那秦王命趙王鼓瑟,被趙國的藺相如機智地糊弄過去的典故,就出自這個小小城鎮。由於城鎮太小,沈絳一行人只能在澠池城外的寺中過夜,蘇軾詩興大發,還在寺中牆壁上與蘇轍一同提了首詩。

後來多少年後,獨自出任鳳翔判官的蘇軾路過澠池,發現那面牆竟然塌了,又想到這是二兄弟生平第一次分別,不由悲從心生,又寫下了一首《和子由〈澠池懷舊〉》的經典作品。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而題目中的“和”字則是對應蘇軾出發前,小子由送他的詩,子由猜道他去鳳翔肯定會回澠池看看他們倆曾經一起提詩的地方,就寫下了:

相攜話別鄭原上,共道長途怕泥雪。

騎驢還尋大梁陌,行人已渡古岆西。

曾為縣吏民知否?舊宿僧房壁共提。

遙想獨遊佳味少,無言蹇馬但鳴嘶。

這倆孩子,真是的,寫詩打情罵俏。這詩是1061年倆人寫的,沈絳看過之後,就有了前一句的感嘆。

第十一章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