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富,故事越來越生動,敘述越來越個體化,但歷史的軌跡卻越來越變得平面、零亂、區域性、感性和相互矛盾。

非主流的真實——在主流社會之外,邊緣人群的生活和行為往往與社會的主流生活方式和價值體系處於抗拒地位,或不被認同,或不被重視。吸毒者、妓女、流浪藝人以及各種各樣的弱勢人群和少數族裔等等,他們的邊緣化的生活儘管是真實的,但卻是主流價值體系嚴厲批判或是廉價同情的物件。紀錄片往往以反叛者或救贖者的角色來面對這樣的事實,使得敘述本身就將這樣的事實排除在主流社會之外,成為社會發展主流中的偶然性存在。

如今,社會民主化和思想多元化為我們認識歷史和現實提供了寬容的環境,對紀錄片屬性認識的深入和創作風格的個性化,也使得紀錄片對歷史與現實的記述不再是隻體現主流意識形態的需求,這是社會進步的必然。但是,我們必須瞭解我們走過的路,瞭解前人在這條路上留下的足跡,以及他們留給我們的經驗和教訓,這就是“歷史”的意義。這也是我看重這本《中國新聞紀錄電影史》的原因。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本書的作者是本人的母親,也是本人專業的啟蒙者,早年我在學習新聞攝影和紀錄片創作時,樣板就是“中央新影”的那些作品和作品的創作者,這當中也包括她的作品。後來,開始研究紀錄片的相關理論問題,也多是從“中央新影”的歷史經驗中尋找論題和辯題,也經常從與母親的交談中獲取靈感。我一直認為,她們那代人是充滿激情與樂觀精神的理想主義者,她們始終陽光地面對眼前的現實,儘管有時現實是滿眼陰霾,對她們也並不公平,但是,她們仍為理想而堅持。就像她寫這本書,前後10餘年的時間,前五六年照顧癱瘓在床的父親,斷斷續續幾乎放棄了寫作,後四五年癌病纏身,卻堅持不懈,開始了與生命爭搶的寫作。在她離世前的幾周,她看到了這本書的出版。我想,那一刻,一定是她一生中最後一次最快樂的時刻。

又是快10年過去了,在這本書再版的時候寫這些話,一是為了與母親再作一次遙遠的對話;二也是為了使更多的紀錄片工作者和紀錄片史研究者能夠真正認識到這本書的價值。

鍾大年2012年

(鍾大年,香港鳳凰衛視節目副總裁、資訊臺臺長,中國傳媒大學發展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

◆出版後記

◆出版後記

經過百餘年的發展,中國新聞紀錄電影積累了大量的資料和經驗,研究中國新聞紀錄電影的歷史,理清發展脈絡,總結經驗教訓,是中國新聞紀錄電影走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早在20世紀30年代,高維進老師就開始在延安從事藝術工作,40年代就參加了新聞紀錄電影的創作工作,解放後她長期擔任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副總編輯,是中國新聞紀錄電影發展的親歷者和見證者。

自1995年起,高維進老師用了10多年的時間,查閱了大量史料,以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和嚴肅求是的精神,對中國新聞紀錄電影的發展歷史進行分析、評述,寫成《中國新聞紀錄電影史》這部中國新聞紀錄電影研究領域的開山之作。這部著作,不但記錄了中國新聞紀錄電影的發展歷史以及由其所記載的中國近現代史上的許多重要事件和歷史發展情況,還在正文中穿插了對新聞紀錄電影人的回顧,並在附錄中收錄了新聞電影人的小傳,記錄了他們的偉大業績和寶貴經驗,是研究中國新聞紀錄電影的重要文獻。。hushui

在本書的編輯出版過程中,我們得到了鍾大年、鍾大豐兩位教授的大力支援和指導,中國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第八任廠長高峰先生、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先生、著名紀錄片研究專家單萬里先生為本書撰寫了推薦語,對他們的支援和指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