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3部分

講臺的時候,面對四五十個人的目光,都已經口乾舌燥了。

魯國這些人確實是勇士,他們平靜的穿過了齊國的十里大營。臧武仲在成功後擦了把汗,感慨說:“齊國人居然不敢進攻我們這群衣甲駁雜的人……其實,我們偽裝晉國人偽裝的並不成功,晉國人向來講究整齊,像這樣不整齊的“花衣”佇列,大概只有趙武子窮困的時候,才做的出來。”

郰叔紇回答:“這樣做才對了!趙氏的輔兵衣甲混亂,而他們的商隊從來就是由輔助兵擔任護衛的。我們衣甲越是混亂,越是像趙氏的商隊護衛,齊國人越是猶豫,越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透過。”三勇士當中,其餘二位使勁點頭,表示贊同郰叔紇的話。

臧武仲停了一下,感慨:“霸主國的氣勢真是讓人嚮往,我們魯國僅僅擺出趙氏商隊的模樣,已經讓齊國人不敢輕舉妄動了,這或許就是霸氣吧……”

臧武仲是魯國聖人,“聖人”這個詞在春秋意味著特別有智慧。但臧武仲說的這話,說明他並沒有徹底瞭解齊國人沒做出反擊的根本原因。這並不怪他,因為要想理解齊國人的反應遲鈍,需要從心理學,以及資訊學方面著手,而在整個春秋戰國時代,雖然有層出不窮的智慧人士,卻沒一個發覺其中的奧秘。

防城士兵的戰車粼粼的走在冬天堅硬的地面上,臧武仲回首眺望,這時在齊魯大平原上已經見不到人影活動,除了背後的齊國軍隊。齊國人聲勢浩大,已經讓魯國百姓驚恐逃亡,現在,附近的城邦已經開始閉城堅守,野地裡沒有膽敢私自活動的百姓。

臧武仲在這樣的氛圍下,被三百勇士一路護送到旅松。日光之下並無新事,百年後,溫泉關上,斯巴達三百勇士面對二十萬波斯軍隊坦然無懼。而現在,三百名魯國勇士提前展示出類似溫泉關戰事的勇氣,鎮定自若的穿過了二十萬的齊軍大營。

這還沒完,臧武仲在旅松城門口,與迎接的魯國官員寒暄數句,隨行的三百勇士卻不願意進城,他們躬身向臧武仲告辭:“主上,防城守衛薄弱,我們這三百人離開之後,防城甲士數量不夠,萬一齊軍攻城,恐怕百姓會因為家主的離開,而戰鬥意識不強烈,所以,請家主允許我們回去保衛自己的家園。”

第一百五十六章 純粹想找茬

臧武仲點點頭:“我來到旅松,已經安全了,你們在這裡已經無法展示你們的武勇,那就回防城吧!向領地的百姓展示你們的勇氣與膽量,讓齊國軍隊在你們面前顫慄。武士戰死殺場,是他本來的歸宿,如果諸位有幸死於這場戰事,我將會以最隆重的禮節,安葬諸位。”稍作停頓,臧武仲呼喊旅松城守拿過一批沒有染烏的白麻布,披裹在自己的身上,替勇士戴孝送行,並呼喚:“魂兮歸來,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不要怪臧武仲誦讀出屈原的詩篇,屈原離這個年代並不遠,他的《九歌。離騷》收錄的是巫師祭祀戰死將士的祭歌。詩中有些句子,已經出現在春秋。春秋時代,對人誦詩簡直像現代送人寶馬一樣,既貴族又體面。或者像扛著原子彈打非洲土人一樣,殺傷力無以復加。三百勇士也被感動的無以復加。他們並不知道,在現代,詩歌這種文學體裁是被高考禁止的。

在戰國初期,孔夫子曾經說過:“不讀詩,無以言”,不讀詩歌,說話都沒品位,不貴族,整個就是一個農民企業家,或者土匪造反者。

三百勇士匍匐在地,高唱詩歌回應臧武仲的讚頌,他們唱的是《角弓》,寓意身為武士必須履行自己的職責。唱完,這些人一腔鬥志的爬起身來,這會兒,有人敢招惹他們,絕對的找死。

三百勇士保持這副“惹不得”的神態再度穿越齊國陣營。齊國國君驚疑不定,這次,他恰好出了自己的帳篷,正在視察齊國的軍隊,三百勇士擦著齊國營寨的邊緣走過,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