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章 村小學

卻很難吸引、補充新鮮血液。沒有適當比例的年輕教師加入的鄉村中小學,必然結果就是教師老齡化的問題越來越嚴重。

教育管理的地方化帶來鄉村中小學撤併問題。正是在上述背景之下,最近二十年來,地方政府主導的鄉村學校撤併浪潮逐漸在全國鋪開,甚至掀起一股撤併浪潮。

從地方政府的財力和師資力量來說,鄉村中小學校撤併確實有其現實的理由和依據。比如,隨著2004年前後,全國範圍內大規模撤併鄉村,一個自然結果是撤併中小學。因為鄉村撤併後,各個地方政府都要考慮轄區內學校數量的多少、規模、財政經費安排、師資力量配備、管理便利等問題。由此帶來的結果是,繼行政領域的鄉村撤併之後,出現了教育領域大規模的鄉村中小學一窩蜂的撤併浪潮,由此也就自然加速了鄉村中小學的萎縮。

可以說,在中國過去二十年房地產飛速崛起的過程中,鄉村中小學的撤併大大促進了縣城房地產的發展。不管是農村家長直接到縣城買房定居,以解決小孩從幼兒園到高中的讀書問題,還是他們因為買不起房而要到縣城租房陪讀,都在直接或者間接推進縣城房地產的發展。

雖然他們到縣城買房定居或許不完全是為了小孩的教育問題,但是他們的小孩到縣城上學,這一定是他們買房的原因。

鄉村中小學的撤併政策誕生於中國飛速的城市化程序中,反過來又極大推動了這一程序,在適齡讀書兒童越來越少的情形之下,學校不可能擴大辦學規模,不能擴大辦學規模也就難以補充年輕教師;難以補充師資,鄉村學校剩下的也就只能是那些日益老去的鄉村教師;老齡教師逐漸退休,又缺乏新鮮血液補充,學校的教師數量也就也就越來越少,加上學生已經在減少,地方政府對學校的撤併更有了正當理由。反過來也是如此:地方政府不斷加速撤併浪潮,有條件沒條件的家庭都不得不將子女送到那些沒有被撤併的學校或者直接上縣城和鄉鎮學校入讀。這勢必加速適齡兒童外遷。

當然,如果要追問農民為何要把孩子送到縣城或者鄉鎮學校讀書,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對鄉村中小學教育越來越不滿。

鄉村不理想的教育質量讓年輕一代農村父母親不放心、不願意把孩子送到鄉村中小學去讀書。他們不希望下一代也像他們自身一樣因為沒有讀好書、沒有考上大學而進入社會從事比較艱辛的勞動。

更重要的是,他們不想讓孩子重複自己父輩們的故事:跟著一班水平不高的教師讀書學習。這些老教師曾經是鄉村年輕一代父母的教師,甚至是爺爺輩的教師。正因為如此,這些年輕一代的父母親都看透了這些老教師的“本質”。作為他們曾經的教師,這些老教師們並不是全心投身於教育事業。說得直白點,教書只是他們的“兼職”,他們的主要時間和精力卻放在其他的“業務”上:從事農業生產的從事農業生產,做生意的做生意,從事農村副業的從事農村副業……際上,年輕一輩的家長們有說不出的無奈:不是我不想把孩子送到鄉村中小學去讀書,只是因為鄉村中小學的教育質量實在太不盡如人意。

根據兩利相權取其大的原則,如果鄉村學校和城市學校差不多,農村家長為何要要將孩子送到離家更遠的縣城和鄉鎮去上學?因此,我們可以說,鄉村教育的逐漸萎縮,確實是一個城市化、市場化發展的結果,是中國市場化程序以及城市化程序的發展帶來的副產品。但是,鄉村教育的萎縮,同時也是年輕一代父母親理性選擇的結果。

有的地方工作中存在簡單化和‘一刀切’情況,脫離當地實際撤消了一些交通不便地區的小學和教學點,造成新的上學難;有的地方盲目追求調整的速度,造成一些學校大班額現象嚴重,教學質量和師生安全難以保證;

有的地方寄宿制學校建設滯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