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直接聽命於錢惟昱這個都指揮使,不得有誤畢竟此前錢惟昱的都指揮使理論上是掛名鍍金的,要排程部隊還有點吃力。這一次錢惟昱提前和水丘昭券透底,說是要帶著部分水師趁著漳泉寧靖的當口,在回杭的歸途中順路巡視一番通往大琉球島的航路,不會發生戰鬥。水丘昭券見事情穩妥,沒什麼危險性,也就沒有拒絕這個讓小王爺獨立指揮、多撈取實際經驗的機會。
所謂的大琉球島,自然就是後世的臺灣了。早在三國時代,東吳孫權就曾經派水師大將衛溫巡視過臺灣。只不過那個年代航海技術差、也沒有福船這種船型,同時三國時東吳對於福建地區的“山越”掌握也不徹底,所以去大琉球的船是從會稽郡出發的,路途遙遠、補給困難,只是勘踏了一番就返航了。
隨著六朝隋唐的發展尤其是航海技術的發展和福建地區的開發大琉球島和大陸之間的聯絡也就逐漸增多,許多出海捕魚的漁船偶爾都會漂流島澎湖或者大琉球島西岸。
六朝之後,大琉球地區首次出現有組織的漢人移民情況出現在隋煬帝大業年間。當時大批的南朝遺民為了躲避隋煬帝徵高麗挖運河的繁重徭役和兵役,開始出現向海外逃亡的情況,澎湖列島中的澎湖、白沙等兩三個主要島嶼上,陸續移來了大約數百戶規模的流民,以打漁維生為主。(注:當時的澎湖列島稱為“平湖”)
有了平湖這個落腳點之後,從中唐漳州設立之後,原來漳州地區被漢人驅除的“潮寇”等土著、客家人開始出於避難等原因移民到大琉球島本島中部的濁溪、烏溪流域下游,建立了大約數千戶規模的移民群落。
大琉球本島平原相對較多、土壤肥沃、且島西有高山屏障阻擋太平洋季風,所以這些新移民發展出了島上最早的農耕定居文化,與土著高山族人漁獵維生的生活方式明顯區分開來了。(注:澎湖列島地區直到明朝都沒有發展出農耕文明,一直是靠打漁維持原住民生存,因為澎湖列島缺少阻擋海風的地質構造,無法保持水土,一直以玄武岩地貌著稱,在古代幾乎什麼都種不出來。)同時,因為這些移民主要來自於漳州地區流出的流民,所以這一地區後來被稱作“彰化”。
……
如今這個季節,從漳州往平湖行駛的路程可比當初迂迴奇襲泉州港的時候要順風得多,正月初八出航的船隊,僅僅順風行船了三天兩夜就到達了目的地,正月十一的陽光升起時,疑似是白沙島或者澎湖島的海島已經出現在了船隊的視野之中。
站在船隊旗艦、也就是那艘兩千料的最大號福船上,蔣袞在錢惟昱的身後碎碎念著一些精打細算的言語。
“小王爺,此前您要控制泉州,為國朝開啟南下與大食商人南洋貿易的通道,卑下倒可以理解。可是如今這個琉球之地,實在是蠻荒不堪:平湖數島,不過十萬畝荒土沙洲、數百戶漁民罷了;即便是大琉球本島,也不過數千民戶、兩萬野人,比之浙閩繁華之地,不過一縣人口。
可是要想控制這些蠻夷之地,不但要派兵開拓縣城村鎮、大興土木,還需要海路運糧,以維持前期拓荒的消耗,實在是得不償失啊。”
蔣袞如今和錢惟昱也算是有深厚的共同利益了,作為大海商的,既然和諸侯宗室走得這麼近,肯定是要付出代價的,讓你生意上便利了、獨佔新式海船的貿易利益,那麼自然那些不怎麼賺錢的買賣只要主子需要也得湊上去做。
如今,被錢惟昱強拉硬拽拖來大琉球考察設立移民屯墾點和新港事宜,在蔣袞看來,就是一件最為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賬不是這麼算的,此地如今雖然蠻荒,可是那不過是因為如今我朝對南洋的貿易還不繁盛,沒有影響到南漢國的生意罷了。如果未來我們做大了,而且無論信風氣候如何都能來去自如的話,必然會遭到南漢國同行的覬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