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者是絕對不能成為政客的,因為修真者有太多的東西需要爭奪。而與許仙而言,就是不是為爭奪氣運,他也要開口。
身為後世人,比起官兒們的貪汙**,其實更加無法忍受的是對外族的無能,甚至是卑躬屈膝。
許仙的聲音是真的傳進朱元璋的耳中。不說許仙高人的身份,他的話更加可能代表了上天的意思。單是鄰居的比喻,他便聽明白了。
對老朱而言,這樣淺顯易懂的道理才是他需要的,才是聽得明白的。不比大儒們的引經據典,聽得便吃力。對此老朱不是沒有發過火,他說:“我的孩子們將來是要治國管事的,……教育的方法,要緊的是正心,心一正萬事就辦得了,心不正,諸yù交攻,大大的要不得。你要用實學教導,用不著學一般文士,光是記誦辭章,一無好處。”
但是那些大儒們還是那樣說話,引經據典的,換了—批,依然故我。他老朱怎麼辦?總不能說,你們說的我聽不懂吧!
許仙說的,他聽懂了,而且聽上去還很有道理。老朱沉思了。
眾大臣當然是面面相覷,他們只知道自從朱元璋當了皇帝后,是漸漸不聽人言了。他們不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卻只以為是朱元璋做了皇帝,架子大了,正所謂“伴君如伴虎”。他們就從來都沒有想過老朱不是皇帝前,他們不是開國功臣時,他們的建言多是大白話,老朱聽不懂,他們立即不厭其煩的解釋。哪兒像現在,就是武將也時不時的拽上兩句文。
永遠“嚴與別人,看不到自己”的大臣們現在,不,應該說是永遠不知道朱元璋為什麼會變成了現在。他們只是時不時打量下許仙,猜測許仙與朱元璋的親密度,羨慕朱元璋竟然會沉思許仙的建言。
多長時間了?多長時間朱元璋沒有這樣沉思過了。
朱元璋沉思了好久,以—雙迷惑不解的眼問道:“朕不明白。如果不是王朝天命的更迭,為什麼宋會滅亡,為什麼我大漢天下會淪喪?”
PS:感謝“s4y2shenyi”的三份慷慨打賞。);
第124章、小翅膀(求收藏)
(感謝“Oo黑oO”的暖人話語,不過十更太多了,兩更還差不多。晚上會再更—章,以感謝您的支援鼓勵,好麼?週六、周rì努力多寫,爭取下週爆發一下。PS:弱弱問句,看人三百、一千收的新書都能上榜,咱們二千六百多人能不能也衝下榜試試呢?最好成績21名,差15名30個會員點。)
好傢伙,好大的一個命題。幸好許仙現在腦子靈活了,記起了好多過去的事,否則還真無法回答。“陛下,可有紙筆?”
許仙—邊討要紙筆,拖延下時間,一邊不斷回憶他後世逛後世論壇可用的各種理論。
這些理論實在是多,找出自己需要的並不容易,這需要點時間。
當宦官送來了紙筆,許仙拿起筆來,寫下了一個字。
這個字實在是太有名了,有名到老朱都知道。“止弋為武。”老朱自語說。
許仙說道:“不錯,就是這個武字。但是卻讓某些人故意歪解了。不是止弋為武,正確的解法應該是正弋為武。”
武字誰都知道怎麼寫。這“止”與“弋”拼出的是“武”字嗎?但是它卻影響了—代又—代的華夏人。
老朱說:“正弋為武。”
“不錯。就是如此。”
老朱是聽過儒學大師講過漢武帝的,而講到漢武帝便不得不講這個“武”字。聽的時候,他老朱也覺得人家說的很對,救了大漢國。現在才發現,這竟然一開頭就是錯的,不免有些不是那麼順暢。
“止弋,正弋……”朱元璋不斷念叨著。
不一會兒,他猛然大怒道:“混帳!那些混帳又欺騙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