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勃然大怒,一丁點兒徵兆都沒有,搞得朝會都進行不下去了。怒不可遏,拂袖而去。
“許公子。”老朱走了,這時徐達走了過來,對許仙說,“謝謝你放過藍玉一把。”
他是為了藍玉的事來的。胡惟庸一案,許仙沒有追究下去,使得藍玉逃過—劫。徐達是代藍玉來感謝許仙的。
老實說,不是徐達提起,許仙都差一點兒忘了藍玉那—茬。
在胡惟庸身上,他收穫得太多。不說紫極的貴氣,單是瞭解了天人五衰的來源是氣運,便是極大的收穫,因為它關係到了白素貞,以及所有修道者。怪不得神仙會往人間做功德,一個氣運便全解釋了。
道心要求平靜、淡薄,正所謂“太上忘情”。但是神仙們偏偏哪兒熱鬧往哪兒跑,這顯然與道心不符。
這一矛盾的解決,於許仙絕對是重要的。他可不想修著修著,突然某一天氣運不足,天人五衰了。
有了這麼大的收穫,藍玉,顯然為他拋之腦後了。
現在徐達提出,許仙也才想起來,說道:“將軍客氣。將軍們為國討還公道,為漢人殺回一絲氣運,續華夏餘脈,實在是功德無量!”
“許公子客氣!將軍什麼的,外了,叫我徐達就可以了。”徐達眼睛—亮,分外高興。
徐達可不僅僅是一個武人,他還是這大明的左相國。所以他是十分清楚,眼看著天下已定,這武人身份的降低。
現在見許仙似乎對他們武人分外推崇,他自然是極為高興,立即說道:“我在慶功樓置下酒席,希望許公子可以赴宴。”
面對徐達的邀請,許仙自然是應了下來。
徐達高興地與許仙結伴而行。
只是他們他們這一結伴而行,文臣們急了。徐達是什麼人?他“以智勇之資,負柱石之任”,為明王朝的開創立下了蓋世之功。明朝建立後,被朱元璋授為太傅、中書右丞相,後封魏國公,並以其長女為燕王妃,次女為代王妃,三女為安王妃。
而許仙呢?老朱yù封的王。現在他們攪和在了一起,是不是說武將們的風向變了,yù支援許仙封王,以與許仙結盟。
這是大事,了不得的大事。
武將們本就手握實權,桀驁不馴。如果再和—個可以影響陛下的“佞臣”勾搭在—起,他們實在是不敢想象會有什麼結果。
眾文臣以目視他們的帶頭大哥—品右相李善長,李善長則是看向劉伯溫。
劉伯溫則自言自語說:“功成而還,拜上印綬,待命於家,略無幾微矜伐之sè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徐公能擺脫鄉土觀念的羈絆,不和同鄉拉幫結派,沒有捲進淮西集團的是非之爭。淮西集團的骨幹胡惟庸見徐公功勞大,威信高,‘yù結好於達’,他根本不加理睬。”
劉伯溫說白了,就是分析徐達不可能是拉幫結派。
李善長卻是想的更多,國家的安定,軍權的壓制,文臣的上位……任哪—樣,他都得考慮到,而他想來想去,也不能對許仙與徐達的結合視而不見。“走!我們也去慶功樓。”
不要看許仙只是小小的童生,他這個小翅膀已經是漸漸攪亂了大明的走向,漸漸有成為了一極的趨勢,而且是最難纏,最難為的佞臣一極。
看看許仙現在身邊的人吧!宗人令二皇子朱樉,皇太孫朱允文,兩位公主不算什麼,但她們連著馬皇后。至於陛下,看看今天,一小小童生都上了這議事大殿,這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其實他們就沒有想一想,就是因為他們不許老朱封許仙成王,許仙也才攪入局中。特別是現在,—個王爺的氣運,許仙絕對想要。
而他們越早醒悟這點,他們越早可以與許仙和平相處。
可惜華夏的文人既